1.6.09

杨莉明下月接任通商中国总裁

(谢燕燕,《联合早报》,01/06/2009)

杨莉明目前是通商中国董事之一,她形容通商中国下来的愿景是“软件的提升”,也就是从双语走向双文化。

通商中国新总裁人选已敲定。碧山—大巴窑集选区议员、职总助理秘书长杨莉明,将从7月1日起,接替陈振泉出任通商中国新总裁一职。

即将出任新闻、通讯及艺术部兼贸工部政务次长的陈振泉,卸下总裁职位后将担任通商中国董事会成员之一。

通商中国在2007年11月19日由内阁资政李光耀和中国总理温家宝共同启动,宗旨是建立一个以华文华语为交流媒介语的平台,造就一批双语双文化人才。


目前担任通商中国董事之一的杨莉明,很清楚通商中国下来的愿景,并把它形容为“软件的提升”,也就是从双语走向双文化。

杨莉明上星期六受访时,以最初的Motorola手机和今日的iPhone,形象化地做了比喻。她说,最初的手机能让A小姐和B先生沟通,而iPhone同样有电话功能,但内容更丰富,涵盖了各种功能,因此更吸引人。

在出任通商中国总裁职位后,杨莉明将继续保留在全国职工总会的职位。她表示在当前经济情况下,她的首要任务依然是帮助工友渡过经济难关。
不过她表示,通商中国的任务也很重要,因为双语政策曾给新加坡人带来很大优势,但这方面的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要保有优势,国人必须从掌握双语提升到掌握双文化。

杨莉明解释说,目前全球有4000万名非华人在学中文,中国汉语办公室估计,到了2010年,学中文的外国人将增加到1亿人。

专门帮助外国设立孔子学院的汉语办公室,目前已在中国以外成立了256所孔子学院,估计到了2010年,这类学院数量将增加到500所,而首10所孔子学院,是在2005年才成立的,其发展速度之快 可想而知。

杨莉明指出,除了外国人迎头赶上学华语外,中国人也正积极学英语,目前有四分之一的中国人(约3亿人)在学英语,当中1亿 人是大学、中学和小学生。专家估计,不出几年时间,中国学英语的人数,将超过全球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人口总数。

杨莉明说,基于这样的大趋势,新加坡人的双语能力目前虽还有一点优势,未来要继续保有优势,单靠双语是不够的,必须提升到双文化水平,才能巩固新加坡作为全球商业枢纽的地位。

要从双语提升到双文化,首先是塑造一个能让国人对中文产生浓厚兴趣,并能持续使用华语的环境,还要一个能加深对中国认识的平台。

杨莉明指出,我们所面对的挑战是国人每天都被英语包围,要鼓励大家使用华语,不能以传教方式进行,必须想出有效而又具吸引力的办法来。要推动双文化须与各团体合作,她也认识到要推动双文化,不能单凭一己力量,必须和本地的 商业、文化和社区团体合作,形成伙伴关系,目的是协助国人从环球宏观角度,深入认识和了解中国。

她希望新加坡所培养的双文化人才,既能谈莎士比亚,又能谈曹雪芹,既熟悉中国文学,又能从外国文学的视窗,看待中国文学,并能在文化、商业等领域,体现双文化的厚度。

杨莉明与中国文化的接触,可从她15岁随祖母、母亲和婶婶们一起游中国开始。那是1983年的事,文化大革命刚结束。她记得第一次走进紫禁城,立刻被宏伟与庄严气氛所震撼。那一天,紫禁城只有他们这个外国团,她几乎可以想象太监在皇宫禁地战战兢兢的走动着。

中学就读于德明政府中学,对她学习华文起了很大的影响,让她在英国念完硕士学位后,决定以背包旅行方式,从东欧进入莫斯科,再乘西伯利亚列车进入中国。那是她第二次到中国旅行,她发现,九年时间,中国变化非常巨大。在经济发展局工作时,她曾在1996年被派到苏州工业园区工作两年,这段工作经历,再次丰富了她对中国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