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2004-09-04)
华侨中学、南洋女子中学和德明政府中学将在明年1月开办双文化课程,培育既了解中国,又能同西方联系的精英。
这个课程为期四年,学生在中三参加,一直到初院二年级。他们在中三、中四时,除了念高级华文,也可以选修中华历史和哲学。
到了初级学院,选修科是华文与文学,还有将在3年后推出的中国通识科。
首批参加计划的学生预计约200名。
其中约100名能力特出的本地学生也将获得教育部颁发的特别辅助计划学校奖学金。
奖学金得主不只每年可得1000元,也可豁免缴交学费。目前华中学费每月200元、南中130元、德明政府22元。
此外,奖学金得主参加双文化课程的4年里,可领取津贴到中国浸濡长达6个月,并在一个欧美国家浸濡2个星期。
条件是,他们在初院必须修读华文与文学和中国通识。其他双文化课程的学生到了初院,不一定要选修这两科。
教育部昨天召开记者会公布双文化课程详情时说,它鼓励参加课程的学生在初院也以英文修读一个人文科目。
此外,让学生深入了解当代中国、重大历史事件和中华文化的中国通识科,有可能以英文和华文教导。
教育部将为参加课程的学生主办一系列活动如学习营和研讨会,丰富他们的双文化体验与知识。
常任秘书林泉宝说,由于华中、南中和德明政府都是直通车学校,学生不必花时间应付O水准会考,因此三校可利用腾出来的时间给双文化课程学生参加强化活动,比如让他们在中三、中四时到中国长时间浸濡。
华中、南中已推展直通车计划,德明政府明年起实行。
遴选学生参加双文化课程的标准,将由华中、南中和德明政府各自制订。
教育部说,这三所特选学校将录取额外的中三学生,因此有兴趣在明年参加双文化课程的学生,可在下个月直接向学校提出申请。
课程若受欢迎 可能扩大到其他学校
如果课程深受欢迎,教育部会考虑扩大到其他学校。
特别辅助计划奖学金的遴选标准是:小六会考成绩最佳10%,华文考到A*或高级华文有优秀表现(merit),英文至少有A。
双文化课程将增补现有的华文语文特选课程、特别辅助计划和高级华文班。这三种计划和课程都是为了鼓励有能力的学生进一步修读华文。
目前有3所初院开办语文特选课程。问到语文特选课程为何不会被取代时,主持记者会的教育部政务部长曾士生解释:“这两个课程很不同。”
他说:“语文特选课程旨在培育一批本地华文工作者,比如记者、写作人、教师等等,以维持新加坡的华文华语环境。
“双文化课程则是为了培育一批精英,他们有朝一日在中国办事的话,会感到得心应手。”
曾士生说,语文特选课程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华文水准,而双文化课程要培育的,是熟悉中国又有世界观的人,这样“我们对中国才有帮助。”
教育部还在同三校讨论双文化课程的详情,预计两个星期后公布。
【早报中英对照】
双文化课程:Bicultural Studies Programme (Chinese)
中国通识科:China Studies
特别辅助计划学校奖学金:SAP Scholarship
推行双文化课程学校 中国文化教学将更深入
推行双文化课程的学校将在原有综合课程的基础上,发展更广泛和深入的中国文化教学。
华侨中学副校长陈鹏仲受访时说,华侨中学一向很注重培养学生精通双语和双文化的能力,采用各种方法让学生接触中华文化,培养未来各领域的双文化领导者。因此,学校办双文化课程是水到渠成的结果,将在原有的基础上调整与加强有关的教学。
他指出,在华中所推行的综合课程,学生用华文修读中国历史、地理、文学、哲学和美育,营造双文化的环境。推出双文化课程后,相信学校会继续朝这个方向进一步扩展课程的内容。
自1995年起,该校每年举办浸濡活动,带学生到中国各地学习和参观。他们除了和当地学校的学生一起上课,还到乡下体验田园生活。
陈鹏仲说,学校从这些交流活动及与中国学府建立的密切联系,将有助于他们推展双文化课程的浸濡计划。
德明政府中学直通车学生 有机会获选参加双文化课程
在德明政府中学,直通车学生将有机会获选参加双文化课程。据知,双文化课程将同明年推展的综合课程相近。课程以中文为主,加强学生对于当代中国的认识。
华中计划在明年开办三、四班的双文化课程。该校现在的中二生将成为这个新课程的第一批新生。一些学生在受访时都表示很有兴趣参加课程,希望借这个机会,深入了解中国的变化和发展。
华中中二生骆亮勋(14岁)在念小学五年级时已经到过中国北京。他说自己对中国很有兴趣,希望能再到中国求学,了解那里的文化。
他说:“我的愿望是到中国创业,因此如果能够修读双文化课程,将有助于让我了解中国的习俗、语言、沟通方式和市场,对我将来建立人脉是很有优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