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1.07

德明学生坐轮椅 为公益筹款

(《联合早报》,现在,爆米花,21/11/2007)

【德明政府中学(高中部)通讯员】曾歆穎、林衍竣(摄影)

蒙上双眼或绑起一手一足,简单的游戏一下子就变得困难重重。

德明政府中学的中一生就深深地体会到“束手束脚”玩游戏的困难。10月19日举行的校内活动Xplosion是一项由学生发起与组织的活动,目的是要加强学生对残障人士的了解,同时为“总统挑战慈善”活动的32个指定受益机构筹款。

参与学生被安排坐在轮椅上玩游戏,还必须蒙上双眼,或只能用一只手游戏,让他们体验残障人士所经历的不便。

礼堂里还布置了大型的“蛇与楼梯”游戏,学生通过回答有关对残障人士了解的一系列问题在游戏盘上一决胜负。

此外,新加坡残障福利协会与新加坡残疾人体育理事会的成员也前来与同学分享了他们的生活与经验。

除了校内活动Xplosion,德明政府中学中二到中四的学生,与高中部的同学,也参与了校外活动Xpedition。他们到全岛不同的地点参与活动,同时售卖四张两元的明信片筹款。

虽然售卖明信片的过程并不容易,但王淑玲同学说:“能够多了解残障人士,为他们尽一份力,一切都是值得的。”

施比受更幸福,能尽一份力为他人带来多一点快乐,对学生来说,这是十分难忘的经验。

26.10.07

演讲、中英互译、创意写作比赛 要赢就要“听老师的话”?

(吴柏诚,《星期五周报》,26/10/2007)

由新加坡中学华文教师会和《星期5周报》联合举办的2007年《华语演讲比赛》、《中英文互译比赛》和《电脑创意写作比赛》颁奖典礼于10月20日假报业中心举行。如切区国会议员曾士生是当天的颁奖嘉宾。

《华语演讲比赛》、《中英文互译比赛》和《电脑创意写作比赛》反应热烈,吸引了超过400名中学和初级学院的参赛者。

《中英文互译比赛》要求参赛者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中英短文及谚语互译,有相当高的难度及挑战性,参赛者必须要有一定的的双语能力及双文化知识,因此比赛竞争很激烈,水准颇高。

这项比赛的中学组冠军是来自德明政府中学的杨修成,他认为,比赛是了解自己双文程度的好机会,能让他更好的发挥自己所学。

《电脑创意写作比赛》则要求把华文写作与电脑的输入,排版结合起来。让学生们利用电脑科技丰富华文的学习,为华文写作增添色彩。评委林保圣在讲评时说,有许多学生跳出思维的框框,开辟一番新天地,令人惊喜,简单扼要的排版反而更能吸引读者注目。

来自新加坡体育学校的陈佩珊是第三次参加这次比赛。她本来对自己的作品没有信心,却在比赛中获得亚军。她说,写作是她的兴趣,她没事时,便会写写东西,锻炼自己的写作技巧。

来自华侨中学高中部的盛冰玉在《华语演讲比赛》中获得高中组亚军。她认为此比赛非常有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能推广华文教育,与提高华文程度。她受访时说,得奖的秘诀在于要“听老师的话”,因为老师拥有丰富的经验,听他们的话就能事半功倍。

新加坡中学华文教师会近年来为推广华文教育不遗余力,于今年8月邀请中国着名教育家于永正先生来为新加坡中小学华文教师举办进修课,让老师们受益良多。

24.10.07

全国学生中英文互译比赛

在由新加坡中学华文教师会及《星期五周报》联合主办的三项全国比赛中,我校初中部和高中部代表皆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杨修诚参加“全国学生军团中英互译比赛”荣获中学组冠军;

刘振杨参加“全国学生军团中英互译比赛”荣获高中组亚军;

陈叁平参加“全国高中/中学华语演讲比赛”荣获中学组优胜奖;

周育如参加“全国现场电脑华文创意写作比赛”荣获高中组优胜奖。

17.10.07

德明政府中学 为“总统挑战慈善”筹款

(《联合早报》,现在,爆米花,17/10/2007)

【德明政府中学(高中部)通讯员】曾歆穎

德明政府中学今年将首次参与总统挑战慈善活动。这项由学生发起与组织的活动(Xperience)将在10月19日与21日举行,目的是要增加学生对残疾人士的了解,同时为总统挑战慈善活动的32个指定收 益机构筹款。

10月19日进行的校内活动——Xplosion将包括一系列好玩又有趣的节目。

Handicaps Welfare Assiciation (HWA)与Singapore Disability Sports Council (SDSC)的成员也会前来分享他们的生活与经验。此外,活动Paralympics也会通过游戏让学生体会残疾人士的生活。

校外活动——Xpedition则将在10月21举行。中二到中四的学生,与德明政府中学高中部的学生,将到全岛不同的地点参与活动,同时也售卖四张两元的明信片来筹款,活动地点包括乌节路、中央市区、淡滨尼等。

10.10.07

德明政府中学 “哈比人”澳门比拼 赢奖赢友谊

(《联合早报》,现在,爆米花,10/10/2007)

【德明政府中学通讯员】张宇辉

8月25日,由德明政府中学五名中三学生和三名高一学生组成的“哈比人”,在两名老师的带领下,带着兴奋的心情飞赴澳门,参与由当地剧团戏剧农庄所举办的“创意戏剧训练营”及“Theatre Sports 劲爆剧场大比拼2007” 新、马、港、澳四地联赛。

港澳参与者为本地学生改说中文

德明“哈比人”在比赛中荣获季军,成为有史以来第一支在该比赛中获得奖牌的海外队伍。在十一天的行程中,同学们不但学到了很多表演技巧,更和其他来自澳门和香港的队伍建立了深厚友谊。

“创意戏剧训练营”为期三天,训练重点主要为面具制作、默剧演出和Theatre Sports表演。德明政府中学是唯一参与训练营的新加坡学生团。其他的营员则来自澳门和香港。

澳门当地以粤语为主要用语,本地学生原本还担心会因为语言障碍,和当地学生难以沟通。不过,主办单位和其他参赛者设想周到,尽量使用普通话相互沟通,让本地学生充分感受到澳门人和香港人的友善和热情。

中三生许新韵说:“为了我们仅仅八个人,整个戏剧营几乎都是用华语来进行,要不然就会有人为我们翻译,我真的很感动!”

8月31日至9月2日的“Theatre Sports劲爆剧场大比拼2007” 是整个行程的重头戏。比赛分为港澳区公开赛和新、马、港、澳四地联赛。参与港澳区公开赛的共有12支队伍,四地联赛则有8支队伍,其中三支队伍为新加坡队伍,分别为德明政府中学的“哈比人”、华侨中学的“青春逗”和南洋女子中学的“洋佳将”。另5个队伍则是港澳区公开赛中表现优异的队伍。

在四地联赛中,澳门队伍“慈人友作”和“忍者发晒狂”以及新加坡队伍“哈比人”与“青春逗”携手晋级总决赛。在一番龙争虎斗之后,“慈人友作”凭着丰富的经验和绝佳的表现再次蝉联此项赛事的冠军。德明政府中学的“哈比人”也不负众望,荣膺第三名。此外,华侨中学的“青春逗”也凭着在开场时的出色自我介绍,荣获“最受观众欢迎奖”。

“Theatre Sports” 比赛考验的是参赛者的急智、创意和合作精神。在舞台上,参赛者在得到观众所给的提示后,仅有15秒的时间构思剧情并准备道具。此外,站在同一个舞台上,两支原本应是竞争关系的队伍也必须相互合作,一同演出一出好戏以获得评判的青睐。

“哈比人”队长何勤雅认为,这场比赛不同于一般比赛,除了讲究同队队员之间的默契外,更注重不同队员之间的信任和相互配合。这样一种强调与“敌对”队伍相互合作的比赛让同学们感到新鲜,也被这种强调体育精神的游戏规则所感动。

“哈比人”何欣倩就认为,在这四场比赛中,最感人的并不是领奖的时候,而是在后台,每个人都在卖力地为其他队伍打气、加油的精神。

“哈比人”傅丽勲在回忆比赛时也说:“‘Theatre Sports’ 比赛不在乎输赢,而在乎是否给观众呈献一出好戏。”

什么是“劲爆剧场大比拼”?

“劲爆剧场大比拼”是英文Theatre Sports 在澳门的华文翻译,是一种融入了体育竞技元素的即兴剧场戏剧比赛。现场的观众赋予两队选手角色,选手再在限定的时间内表演出符合游戏规则的短剧。

3.10.07

德明政府中学 猜歌谜难倒学生

(《联合早报》,现在,爆米花,03/10/2007)

【德明政府中学通讯员】陆思婷

9月21日傍晚,德明政府中学寂静的校园一下子热闹起来,只见学生们身穿色彩鲜艳的班服来到学校,参加由学生理事会举办的中秋晚会。

中秋节原本是家人团圆的节日,可是与同学们在学校一起赏月吃月饼,有一种十分特别的感觉,就好像走进了一个大家庭,新鲜又有趣。

猜灯谜活动是给同学们暖身的开场活动。不一会儿,所有的灯谜都被猜中了。但接下来的猜歌谜就没那么容易了。学生理事会请老师们在幕后唱歌,让同学们猜歌名,还特地请了不会中文的日本老师Mr Ken Lim 唱歌,增加了猜歌的难度。

吃柚子也是中秋节的一大特色,学生理事会举办的“掰柚子比赛”吸引了许多同学。参赛者紧张地用力掰柚子,观众们热情地为参赛者打气。

嫦娥奔月的故事已经听了几百次,但这次听着相声演员诙谐有趣地说着中秋节的来历,看着主持人搞笑地表演着嫦娥奔月的故事,同学们各个都笑得直不起腰来。

最后大家品尝了各班代表亲自做的月饼,然后像童年时一样,打起了灯笼,一路笑着走在回家的路上。远远看去,这点点灯光了映照着德明政府中学,也照亮了中秋夜晚的星空,更照亮了同学们的心。

15.9.07

澳门及珠海教育考察之行

在8月31日至9月4日,华文部门以及公民与道德教育的9位科任教师,在张楚豪主任和王俊义主任的率领下,前往澳门和珠海两地进行教育考察的活动。

澳门的“戏剧农庄”是当地首个非牟利的专业话剧团,该戏剧团大力推广‘Theatresports’ (即兴剧场),德明的老师观赏了三场澳门、香港、新加坡三地的学生联赛-“Theatresports 劲爆剧场大比拼”。

老师们与戏剧农庄的行政总监李俊杰先生交流之后,觉得这种强调创意、启发思维、师生互动力强的学习方式,可以和我们的公民及语文的课堂教学相配合。

过后,德明的老师续程前往珠海市第二中学进行交流。该校强调朴素的德育,注重学生的仪容仪表、行为规范、环境卫生、心理健康等方面。

观摩了华文和德育两堂示范教学课之后,德明的老师启发良多,在教学技巧上有许多可以学习的地方。






13.9.07

Theatresports劲爆剧场大比拼2007(四地联赛)

9月学校假期中,王燕春老师和吴心萍老师带领了8位学生前往澳门参加“Theatresports劲爆剧场大比拼2007(四地联赛)”,并在比赛中荣获季军。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七年来首次有外队进入前三甲。






12.9.07

德明文化之旅 参观宗教圣地

(《联合早报》,现在,爆米花,12/09/2007)

【德明政府中学通讯员】陆思婷

8月4日,德明政府中学的华文部和公民与道德教育部,联合为中三生举办了一次文化之旅——参观宗教圣地。

上午8点30分,全体中三生乘坐十辆巴士,在老师和导游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地从学校出发,来到苏丹回教堂、马里安曼印度庙、锡克庙和双林寺四个宗教圣地参观,了解各种宗教文化、信仰和礼仪,学习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

当同学们来到苏丹回教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壮观的金色圆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建筑十分雄伟,充满了浓郁的回教文化色彩。在导游的讲解下,同学们了解了回教的历史、文化和许多习惯。

来到了锡克庙,同学们发现这是一个汇集现代和传统风格的建筑,他们戴上了早已准备好的头巾,看着一个个带着头巾留着胡子的锡克教信徒,在辉煌的祈祷堂内庄严地举行宗教仪式,同学们都觉得十分新鲜,对他们的宗教信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同学们来到马里安曼印度庙,立即被雕满了各种神灵和圣兽的栩栩如生神像的高塔所吸引。他们和印度教信徒们一样,脱下鞋袜,摇动门上悬挂的金色铃铛,每个人都感到十分好奇。

最后来到双林寺这所被列为国家古迹的佛教寺院,同学们马上被佛门清静之地所感染,显得特别安静,雕刻技艺精湛的佛陀佛像、古老的建筑、门口栩栩如生的石狮子,都深深地吸引了他们。

这次的文化之旅,让中三生的收获非常大,不仅大饱眼福,学到了许多有关宗教的知识,也更加了解多种宗教、多元文化并存的新加坡。

和作家曹文轩面对面

(《联合早报》,现在,爆米花,12/09/2007)

【德明政府中学(高中部)通讯员】曾歆颖

“我与故事一起出生。”

“这个世界只属于那些细心的人。”

“‘无中生有’,并不是个贬义词。”

这是北京大学的曹文轩教授,送给德明政府中学学生的话。

7月30日中午,德明政府中学非常荣幸地邀请到曹教授前来演讲。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小时,但大家从中得到的启发却非常多。

曹教授的书籍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许多国家好评如潮。而他的《草房子》一书,不仅是今年“读吧!新加坡”活动的推荐读物,也是德明中三学生的6月假期读本。

能和作家面对面进行交流,德明学生的激动自不必说。他们早早就把部分阅读报告贴在礼堂里,并请来出版社当场卖曹教授的系列小说。

曹教授不仅动情地谈到了纯美的《草房子》,谈到那个有他自己影子的可爱男生桑桑,也指导大家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

他以诗一般的语言,把他的感受向我们娓娓道来。他说:“我们在盲目追求结果的过程,已经忘了如何好好地看周围的世界。我们身边其实有很多能给我们启发的东西,但我们却总是忘了仔细欣赏,慢慢揣摩。我们要凝视这个世界,并且用细腻的心灵去感受,才能发现身边的美。”

曹教授的一席话,给了大家很多启示。高一班的谦龙说:“曹教授举的例子都十分贴切。虽然曹教授资历非常高,但他却能够以十分简练的句子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让我们也听得懂。”

是啊,这个世界属于那些细心的人!不管生活多忙碌,让我们抽出时间,看看蓝天,看看绿草,美和灵感就在那里。

11.9.07

2007年中一、中二作文比赛

中一组:
第一名——洪亮(1B)
第二名——巫爱(1I)
第三名——祝凌寒(1H)
优胜奖——马迎馨(1A)
优胜奖——李韫祈(1C)

中二组:
第一名——吴修齐(2B)
第二名——叶祖祥(2L)
第三名——陈秀凤(2K)
优胜奖——陈世伦(2B)
优胜奖——林佩颖(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