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标签为“校际比赛”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校际比赛”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30.9.09

第四届全国中学双语演讲决赛台上跪出冠军

(卢贞颖,《联合早报》,爆米花,30/09/2009)

2009年8月29 日早上,新加坡理工学院第一讲堂充满了欢乐的笑声,原来是科兰芝中学与新加坡理工学院联办的第四届全国中学双语演讲比赛正在进行大决赛。

实力旗鼓相当

这一届的参赛者来自29所中学的53名参赛同学,12名脱颖而出的都是演讲高手。其中一名还是校园superstar 的参赛者丁文淞。其实,这一届的参赛者都非常的优秀,实力可说是旗鼓相当。

既然是比赛,必定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在这次的双语演讲比赛中,低年级组的冠亚季军分别是:圣尼各拉女校的路朝博宇,莱佛士书院的姜沛村和淡滨尼中学的孙伟熙。而高年级组的冠亚季军分别是德明政府中学的何书君,莱佛士女子中学的刘宓如和莱佛士书院的于竣耀。

低年级组的冠军路朝博宇特别感谢老师与同学们给于的帮助与鼓励。由于比赛期间刚巧碰上考试,路朝博宇可说是蜡烛两头烧,能得到冠军,她自己也很意外!

使出浑身解数

高年级组的冠军何书君很感谢老师给予她的帮助。她自认华文是较弱,想不到参与这次的比赛后,她的华文进步了,让她很有成就感。

决赛同学都使出浑身解数来博取评判们的欢心,从唱歌,模仿广告人物到当众下跪,参赛者们的招数精彩纷呈,决赛毫无冷场!

来自德明政府中学的黄俊维同学在演讲“崇拜偶像无罪”的讲题时还高唱了自己的偶像周杰伦的歌曲《千里之外》。另一名参赛者韩宇光在演讲“男主外,女主内是必然的”的讲题时,甚至扮演了电视广告Mr Muscle 的角色。

在即兴演讲时,德明政府中学的何书君还当众下跪呢!别误会,下跪不是为了拜拜,也不是跪地认错,何书君只是在扮演演讲词里的角色,带出“现代的子女不孝顺”。一跪是扮演着古代的孩子向父母下跪敬孝,二跪却是现今父母跪地求孩子不要将他们遗弃!何书君同学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引起哄堂大笑,也因此跪而获得了评判们的青睐,打败劲敌,成为了高年级组的冠军。

演讲比赛不但是演讲者幽默,连嘉宾新加坡理工学院院长陈汉章也精彩展示双语演讲,把学习语言不精的笑话带给在场观众,勉励大家掌握双语。

对这届双语演讲比赛参赛者的表现,总评判李秉萱认为参赛者在演讲时更有幽默感了,而且语音、语调、道具的使用也显得纯熟。双语演讲已能对口,令人满意!参赛者们用心讲,评判们用心评,在热闹欢乐的气氛中,第四届全国中学双语演讲决赛圆满落幕。

7.9.09

2009年全国中学华语新闻短片制作大赛(高级组)

今年5月底,我校四位分别来自3H与3I的缪恺雯、陈欣馨、王圣雅和徐佩思同学,代表学校参加了由丹戎加东女校、新加坡华文教师总会与Omy.sg联合主办的全国中学华语新闻短片制作比赛,并荣获铜奖。恭喜四位同学及指导老师。

3.9.09

2009年“第四届全国中学生双语演讲比赛”我校参赛选手获得不俗的佳绩

2009年8月29日(星期六)早上,当太阳刚刚张开惺忪的睡眼时,早已有12位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焦急地等待着比赛的开始。

在新加坡理工学院举行的全国中学学生双语演讲比赛决赛即将开战,十二位决赛选手将在接下来的3个小时内,经过中英文双语备稿演讲和即席演讲两轮比赛,决出最后的优胜者。

一番龙争虎斗之后,我校选手不负众望,取得了高年级组冠军低年级组优胜奖的优异成绩!

代表德明政府中学参赛的选手分别为:高年级组别的何书君同学(4L)和低年级组别的王俊伟同学(1J)。

Good news!

Our school has won 4th NATIONAL BILINGUAL SPEECH CONTEST FOR ALL SECONDARY SCHOOLS 2009, in the Upper Secondary category!

Fellow Dunmanian He Shujun (4L) captured the top prize with an excellent performance.

DHS was also awarded the consolation prize in the lower secondary category-this was won by Wong Jun Wei (1J).

Both of them did us proud by applying what they have learnt in the Bicultural Studies Programme.


Let us a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through their inspiration!

21.8.09

总理书籍奖与美文比赛获奖

我校高中部的姜锐同学和孟庆一同学在最近举行的2009年连士升杯青少年美文比赛中,分别获得第三名及优胜奖。

此外,我校高中部校友——陈葆佳同学与郑敏仪同学同获高中总理书籍奖,初中部的华慧君、林沅均与张凯玲等则获得初中总理书籍奖。值得一提的是,这5位同学皆为我校双文化奖学金得主。

5.6.09

德明政府中学包办 全国中学相声赛冠亚军

(《联合早报》,05/06/2009)

由国家初级学院和《联合早报》联办的第24届全国中学相声比赛,上月30日在新达城新加坡会议与博览中心结束。

德明政府中学的张彻与房博识配合明年将在我国举行的青年奥运,以《青奥义工》为主题,夺得冠军。

亚军也由来自德明政府中学黄泊宁与黄俊雄获得,题目为《找搭档》;季军归南华中学程超一与钱卿逸的《七月歌手》,殿军则由华侨中学单路、陈天意、王启宇、何槿阳的《如此师徒》所有。

来自平仪中学的刘博方摘取了最佳逗哏奖,亚军队伍的黄俊雄也捧走最佳捧哏奖。

碧山—大巴窑集选区议员及全国职工总会助理秘书长杨莉明为颁奖嘉宾。

主办单位希望国人继续支持这项传统表演艺术,使它发扬光大 。

2.5.09

全国学生书法比赛 吸引900人参加

(宋佳佳,《联合早报》,02/05/2009)

全国学生书法比赛大决赛昨天在新加坡书法中心举行,188名来自各大院校的书法高手各显技艺。小学组的前三甲全都来自南洋小学。

今年已迈入第20个年头的全国学生书法比赛初赛吸引了近900名学生参加,总人数为历届之冠。比赛分为小学、中学和高中/初院三组,由新加坡书法家协会及《联合早报-逗号》主办,杨启霖书法基金及新加坡华文报业集团赞助。

对于学生们的踊跃参与,评审团成员之一的新加坡书法家协会会长陈声桂表示非常高兴。他说:“书法是华族文化的精髓,我很开心看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爱好书法,而最令人欣慰的就是学生们的书法水平也越来越好,尤其是小学生的参赛作品在近几年可以看到显著的进步。”

决赛成绩在昨天下午出炉,小学组的前三甲都来自南洋小学,分别是获得第一名的余慧玲(12岁)、第二名的张恩杰(11岁)及第三名的陆妍静(11岁)。

中学组的第一名是励进中学的侯天慧(15岁)、第二名是立化中学的周若澜(17岁)、第三名则是南洋女中的李美娟(16岁)。

高中、初级学院组的第一名是德明政府中学高中部的柳芸彤(18岁)、第二名华侨中学高中部的吴刘琨(17岁)、第三名是维多利亚初级学院的陈可(19岁)。

除前三名外,每组选出20名优秀奖。此外,为鼓励学校踊跃参与,派出超过20名学生参加每组初赛的学校也获得奖牌一面。颁奖礼将在7月5日上午11时在新加坡书法中心举行。颁奖当天也将展示所有得奖者的佳作。

15.4.09

四校同为青奥助威

(《联合早报》,体坛,15/04/2009)

【德明政府中学通讯员】刘昊楠、刘怡丹

随着青年奥运会的脚步慢慢逼近,许多学校也借此机会推广奥运精神。

4月9日下午,德明政府中学、中正中学(总校)、义安中学以及淡马锡中学联合举办了一年一度的四校运动会。本届运动会深受四所学校的重视,也邀请到了社会发展、青年及体育部兼交通部高级政务次长张思乐做主宾。张次长身着轻便运动装,与四校校长在类似火炬传递的“会旗传递”之后,见证四校运动员宣誓。

张次长在开幕致词中说道:“我很高兴能来参与这次的运动会。四校运动会已经迈入第29个年头,这样的运动会应该继续举办下去。”他也鼓励其他学校同样举办这样的四校联合运动会来弘扬奥运精神。他还开玩笑地说,他为了能准时来参加开幕仪式,特地缩短了上午的会议,还在车上换衣服。他也透露,将在这个星期宣布一个新计划来培养有潜能的运动员们,让他们有机会代表新加坡参加比赛。

各校青奥活动

奥运精神是这次运动会的焦点。今年德明政府中学的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中,其中一个分组作业就要求学生以青奥为主题,发挥创意,设计一张海报,推广友谊、团结、公平竞争等奥运精神。

中正中学(总校)中三吴美玲受访时透露,校方也在周会上以青奥为主题,为同学们做讲解。奥运精神其实已不只关乎体育,它的精神已慢慢步入教育界,就连扩音喇叭也不例外。当赛场上飘起丝丝细雨时,扩音喇叭就穿上用垃圾袋做的“雨衣”,继续服务。这充分体现了运动员必备的不怕困难、不轻易放弃的精神。

对于此次的四校运动会,中正总校中四生白伟杰说:“我觉得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让大家去同别的学校学生建立友谊。”他也表示,同学们在他比赛时喊出的口号让他深受鼓舞,这是一种团结精神的表现。

非运动员也参赛

为了营造青年奥运会的气氛,同时普及运动,这次运动会的20 x 100的接力赛项目就开放给非运动员参加的。获得女子100米短跑冠军的德明政府中学中三学生高诗敏说:“我认为开放接力赛的做法很好,这样就可以让更多人进来参与,也可以更好地在学生中推广运动,增强学生的体质和心理素质,让更多学生能拥有健康的身体。”

11.10.08

2008年全国校际中文博客比赛

由新媒体艺术卓越中心(Centre of Excellence for New Media & New Media Arts)及星烁初级学院联合主办的2008年全国小鸡中文博客比赛的成绩,在万众期待下终于揭晓了。

我校派出了10名中二的同学组成了3支队伍参加此项比赛,其中由巫爱、余雪儿和闫文卿共同撰写的博客“钟摆的韵旋”,以及郭美琪、洪菱与林淑君的“生命音符”获铜奖;方怡蓓、张锐、洪亮和张昕的博客“青春热线”虽未得奖,但却以细致的笔触及多元的表现方式,在颁奖现场获得评判嘉宾的嘉评。

1.10.08

第三届全国中学双语演讲比赛

由科兰芝中学与新加坡理工学院联办的第三届全国中学双语演讲比赛吸引了28所中学的48名学生参加。在一番龙争虎斗之下,我校李艳琪同学不负众望,勇夺低年级组冠军。

8.5.08

凭波浪形车底设计 德明高二生夺科研局才华奖冠军

(林佩碧,《联合早报》,08/05/2008)

善加运用空气动力学(aerodynamic)的原理,不必改装引擎,只靠改良车子底部的外形,便能使它行驶得更快,还能节省10至20%汽油!

从小就特别喜爱跑车的德明政府中学高二学生蔡明轩(18岁),发现许多跑车都装有的扰流板(spoiler)固然有其减少空气阻力和平衡的功能,但它同时也给汽车带来额外重量,增加了油耗。

蔡明轩说:“我原本打算改善车顶,可却发现工程师和设计师已经把它的线条改得非常流畅,很难再做什么调整,于是我便选择从底部着手。”

经过约七个月的研究,他发现如果把车子底部从现有的扁平形状改为波浪形,即使不装置扰流板,也能大大减少空气阻力。车子的重量减轻许多,油耗量也随着减少。

根据蔡明轩以电脑方程式的模拟计算,若采用波浪形车底,耗油量比一般车底少了10至20%。

蔡明轩的这项研究,使他在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举办的“才华奖”(Talent Search)比赛中脱颖而出,击败其他79名决赛对手,成为本届冠军,夺得总值5000元的现金奖和获赞助出席一项海外会议的机会。

科研局才华奖是由科学馆和科研局联合颁发,今年迈入第三个年头。奖项主要针对年龄介于15到18岁,对数学、科学、工程和科技方面有特殊兴趣和才华的学生。

主办机构希望通过奖项培养未来科研人才,应付科研项目的需求。

今年共有372项科学和数学研究报告参与比赛。经过多轮淘汰和甄选后,80个参赛学生的作品进入决赛。除了蔡明轩的研究结果获得肯定外,亚军和季军得主分别来自国大附中数理中学和维多利亚初级学院;另有五名学生获得表扬。

除了奖状和奖杯外,他们各获得1000元到3000元不等的奖金。部分获奖作品也有机会代表新加坡参加本月于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因特尔国际科学和工程展(ISEF)。

27.4.08

中学现场翻译赛

(《联合早报》,27/04/2008)

由南洋初级学院和《联合早报》联办的全国中学现场翻译比赛,立化中学从55支队伍中脱颖而出夺得冠军。

比赛昨天在南洋初院举行,今年是第三届,共有30所中学派出55 队参加,参赛学生165人。

翻译比赛集知识、智能与趣味为一体,在笔试初赛中胜出的四支队伍进入决赛。决赛有三回合竞赛,包括抢答题、九宫格及现场口译 搬演片断。

经过龙争虎斗,立化中学夺得冠军,中华中学亚军,德明政府中学季军,圣公会中学则获得殿军。主办当局也颁发20个个人优异奖表扬表现优异的学生。

颁奖嘉宾教育部提学司佘若珠致词时说,随着全球化迅速发展,培养学贯中西的双语人材是加强我国作为东西方文化与经济枢纽的基石。她认为这项比赛能让参赛的学生提高双语翻译水平,并保持学习热诚,朝发展中英双语能力的道路前进。

南洋初级学院院长郭毓川赞赏参赛学生的优异表现,展现双语能力。

受邀观赛的有教育部学校司南区副司长杨爱玲,《联合早报》执行编辑杨瑞锋和南区第六校群督导唐献声等。

23.3.08

中学生华语演讲赛 圣尼各拉德明夺冠

(《联合早报》,23/03/2008)

全国高中/中学生华语演讲比赛昨天在报业中心礼堂决赛,从3 月1日初赛中胜出的10名中学生和6名高中生,一决高低。

比赛让学生自拟题目,内容以发扬华族文化优良传统为主。

圣尼各拉女校的于芳倩获得中学组冠军。她自拟的题目是“华文的传承”,并有三分钟的演讲时间。今年,参加中学组的学生有约70 名。

高中组有30名学生报名参赛,从中脱颖而出的是德明政府中学的李茉。她在三分半钟的演讲时间里以“流浪的二胡”为题夺得冠军。

这项比赛由新加坡中学华文教师会和《星期5周报》联办,宗旨是鼓励学生讲纯正华语、提高说话技巧及发扬华族文化优良传统。

19.12.07

急智是我们的台词 ——即兴剧场频频“登场”

(《联合早报》,现在,爆米花,19/12/2007)

“即兴剧场运动”(Theatre Sports)越来越红,这两个月来的两项学生戏剧活动都同时标上了这个名词。虽说是“即兴”,但这样的表演形式却是可以训练的,且看学生通讯员的介绍。

① 第13届学生创意戏剧营

【德明政府中学通讯员】陆思婷

第13届学生创意戏剧营在11月19日拉开了序幕。来自不同学校的中学生们,在为期6天的戏剧营里,学习Theatre Sports及各种戏剧表演技巧。

Theatre Sports是一种融入了体育竞技元素的即兴剧场戏剧比赛,并由在场观众当场决定两队选手的人物角色、关系、场景等。因此 ,观众并不只能欣赏戏剧表演,他们还能间接地参与演员的演出,使演出增添热闹、刺激的气氛。

这次戏剧营的导师阵容强大,分别来自马来西亚、中国、香港和新加坡戏剧界,个个“身经百战”,排演过不少戏。

导师们各种各样的示范,如“叮”睁大眼、摘帽子、万能品等,让学员们大开眼界。此外,学员们也学习如何写剧本和导戏等。过后,学员们必须用几天来汲取到的知识,分成小组自编自导一部戏。在导师们的辅导下,学员们把剧本排成了小品。

戏剧营的最后一天是呈献表演的日子——有全身包上一层层厕纸的木乃伊、有穿华服、戴皇冠,演出的喜剧《男佣和七个公主》,还有演员们投入得痛哭不已的悲情剧……每一组的创意表演都得到了老师和观众的赞扬,全场掌声连连。

表演完毕,学员们纷纷合影留念,有的还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跳起了营舞。这次“学生创意戏剧营”也在欢快的营舞中画下了句点。

②Theatre Sports劲爆剧场大比拼

【莱初通讯员】李穹野、【淡初通讯员】王思敏

经过了一个星期(12月7日至13日)的戏剧训练营与一轮淘汰赛后,来自本地多所中学与初级学院的5组学生,于本月14日在国家读书馆的戏剧中心为观众呈献了一场劲爆的戏剧大比拼。

戏剧训练营由德明政府中学承办,并邀请澳门戏剧农庄的专业导师李俊杰(34岁)培训学生。

比赛当晚,5组以特别的形象登场,互相挑战对方几个考验机智、紧张刺激的游戏,例如:“劲歌金曲”、“抢帽游戏”、“小声音”、“主人与仆人”、“扮鬼脸”与“倒反剧场”等。

“劲歌金曲”是个有趣的游戏,参赛者必须把自己的台词以歌曲的形式唱出来;“抢帽游戏”则需要两组参赛者在演出一段戏剧表演时,尽力把对方头上戴着的帽子给摘下,十分搞笑;“倒反剧场”更是困难,参赛者在表演一段剧情后,在裁判喊出一声“倒反剧场”的讯号后,必须倒转地把这一段剧情演出来,就连台词也得倒转,真是辛苦极了!

经过一场龙争虎斗后,小组“青春小馒头”获得评判青睐,摘下冠军荣衔,而“不能说的nerdy” 组别,则最得观众喜爱,获“最受欢迎奖”。

参与“劲爆剧场大比拼”的中华中学学生陈勇全(14岁)说:“我本来是挺害羞的,也不善辞令。但是,在演出最后一天,我突破了自己,勇敢地豁出去了。”

中华中学的戴伽屹(13岁)透露,比赛当晚,是她第一次穿裙子在台上表演,令她十分难忘。她说:“李俊杰导师告诉我们,什么人都能成为演员,演员是不分国籍、性别或种族的,这句话,我将牢记在心。”

12.12.07

“三字经”大比拼 即兴剧场运动进入学校

(杨雪慧,《联合早报》,2007-12-11 )


每句台词只限用三个字表达,如何在这样的规则下呈献精彩的演出?本地10所学校的近40名学生就将在来临星期五晚上,在国家图书馆戏剧中心进行“三字经”比赛。

不过,此“三字经”非彼“三字经”,学生并不是要比赛背诵《三字经》,而是通过表演游戏,即兴运用每句只限三个字的台词表演,来个“劲爆剧场大比拼”。

德明政府中学将主办本地首场“劲爆剧场大比拼”公演,推广“即兴剧场运动”(Theatre Sports)。

“三字经”是即兴剧场运动的其中一项表演游戏。在星期五的演出中,对垒的参赛队伍还将分别挑战对手玩多达13种表演游戏,如“抢帽游戏”、“劲歌金曲”等。

在现场的观众赋予两队选手人物角色、人物关系、场景等后,选手便得马上在限定的时间内,表演出符合游戏规则的短剧。

来自澳门的即兴剧场运动注册专业导师李俊杰(34岁)受访时说,即兴剧场运动的表演游戏其实有超过300种。而即兴剧场运动除了考验参赛者的即兴表演技巧外,还考验参赛者的急智、创意与合作精神。”

除了德明政府中学的学生外,其他将参加的学生来自华侨中学、立化中学、莱佛士书院、中华中学、南洋女中、中正总校、南洋初院、维多利亚初院和英华初院。

各校学生将被分配到不同小组,在当晚进行“竞赛”。他们在上星期,已到德明政府中学参加了为期一个星期的工作坊,从李俊杰导师身上学习基本的即兴剧场运动技巧与原则。

即兴剧场运动由世界著名戏剧家约翰史东(Keith Johnstone)所创,在美洲、欧洲、澳洲和日本各地十分流行,有定期的表演和赛事,也是爱好剧场的中学生和大学生热衷参与的活动。

澳门戏剧家李俊杰在2001年将它从加拿大引入澳门,成为中文即兴剧场运动的创导人,并在不同华语地区如香港、马来西亚与新加坡推广这项比赛。

德明政府中学双文化课程部门主任王俊义(32岁)说,他是在2005年首次在澳门观赏即兴剧场运动比赛,认为这项活动的潜力非常大。

他说:“这项运动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创意,而且让他们学习人生道理,例如如何按照情况表达自己,通过沟通达到双赢的局面等。
“这些技巧都是在社会上工作、做生意时需要用上的,也是本地学生较缺乏的。”

他指出,即兴剧场运动虽然是项比赛,但是气氛轻松,队伍若要胜出,必须与对手合作,呈献精彩的表演,才能获得评审与观众给予高分。

他说:“这与在新加坡青年节争金牌、银牌,或是其他比赛里面争排名的状况很不一样。学生在较劲的同时,又能不论输赢,为对方打气,我们希望学生有这样的气度。”

他也认为,由于是即兴演出,观众不会要求完美的表现,这也给予学生“失败的空间”,帮助他们学习接受失败,重新尝试。

他说:“这也是我们希望传达的教育理念与信息。学校计划明年再次主办这项比赛。”

澳门导师李俊杰在澳门、香港、马来西亚与本地都办过工作坊。比较各地的学生,他认为本地学生较“慢热”,投入活动之前态度较谨慎,会先观察别人怎么做。另一个特色则是在表演时使用多种语言。

他说:“有些学生告诉我他们‘怕输’。不过,他们在投入后都能够很好地发挥创意,懂得在表演时运用他们对周围事物与现象的观察,例如地铁上无人肯让位等。”

学习过即兴剧场运动技巧的学生,都表示获益不浅。

华侨中学高中部与德明政府中学的一些学生也在今年8月飞往澳门,参加了澳门的“劲爆剧场大比拼”。有好些学生因此对即兴剧场运动产生兴趣,在这次的工作坊中担任“助教”,协助其他同学学习即兴剧场运动技巧。

“劲爆剧场大比拼”将在本月14日晚上7时30分,于国家图书馆戏剧中心举行,票价分5元与8元。门票可通过SISTIC购买,网站是http://www.sistic.com.sg/,电话63485555。

26.10.07

演讲、中英互译、创意写作比赛 要赢就要“听老师的话”?

(吴柏诚,《星期五周报》,26/10/2007)

由新加坡中学华文教师会和《星期5周报》联合举办的2007年《华语演讲比赛》、《中英文互译比赛》和《电脑创意写作比赛》颁奖典礼于10月20日假报业中心举行。如切区国会议员曾士生是当天的颁奖嘉宾。

《华语演讲比赛》、《中英文互译比赛》和《电脑创意写作比赛》反应热烈,吸引了超过400名中学和初级学院的参赛者。

《中英文互译比赛》要求参赛者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中英短文及谚语互译,有相当高的难度及挑战性,参赛者必须要有一定的的双语能力及双文化知识,因此比赛竞争很激烈,水准颇高。

这项比赛的中学组冠军是来自德明政府中学的杨修成,他认为,比赛是了解自己双文程度的好机会,能让他更好的发挥自己所学。

《电脑创意写作比赛》则要求把华文写作与电脑的输入,排版结合起来。让学生们利用电脑科技丰富华文的学习,为华文写作增添色彩。评委林保圣在讲评时说,有许多学生跳出思维的框框,开辟一番新天地,令人惊喜,简单扼要的排版反而更能吸引读者注目。

来自新加坡体育学校的陈佩珊是第三次参加这次比赛。她本来对自己的作品没有信心,却在比赛中获得亚军。她说,写作是她的兴趣,她没事时,便会写写东西,锻炼自己的写作技巧。

来自华侨中学高中部的盛冰玉在《华语演讲比赛》中获得高中组亚军。她认为此比赛非常有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能推广华文教育,与提高华文程度。她受访时说,得奖的秘诀在于要“听老师的话”,因为老师拥有丰富的经验,听他们的话就能事半功倍。

新加坡中学华文教师会近年来为推广华文教育不遗余力,于今年8月邀请中国着名教育家于永正先生来为新加坡中小学华文教师举办进修课,让老师们受益良多。

24.10.07

全国学生中英文互译比赛

在由新加坡中学华文教师会及《星期五周报》联合主办的三项全国比赛中,我校初中部和高中部代表皆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杨修诚参加“全国学生军团中英互译比赛”荣获中学组冠军;

刘振杨参加“全国学生军团中英互译比赛”荣获高中组亚军;

陈叁平参加“全国高中/中学华语演讲比赛”荣获中学组优胜奖;

周育如参加“全国现场电脑华文创意写作比赛”荣获高中组优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