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9.08

一个华文老师的 幸福感言

(邹璐,《联合早报》,周刊专题,28/09/2008)

江凌安静地坐在咖啡座的窗边用手提电脑处理文件。她优雅端庄,亲切随和,尤其是她的说话,语速及声调都控制得很好,看来训练有素,让我想起从小学到中学几乎每年都要写的一篇记叙文《记我最尊敬的一位老师》。

我们的谈话从2000年新加坡教育部联合中国“汉办”面向中国各省市公开招募华文老师谈起。那一年,江凌通过层层筛选,最终以综合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被新方录取,并被派往德明政府中学。

事实上,过关斩将的考试只是阻力的部分,如果不是自己的坚持,她可能永远来不了新加坡,她受到更大阻力,不仅来自任职的学校,还有她的家庭。

江凌毕业于中国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一直在家乡的江苏盐城中学负责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这是全中国重点模范高中。母校给她很好的专业训练和发展机会,她也因表现优秀连续六年获得年轻教师的最高奖励。所以,当她提出要应聘新加坡华文教师工作时,校长非常舍不得,迟迟不予批复。

与此同时,远在另一城市工作的先生听说她的决定,连夜赶回来召开家庭会议。事业稳定,家庭幸福,孩子尚小,却要放弃一切远走他乡,没有人理解她,更没人支持她,甚至连她自己也犹豫,为什么来新加坡,来新加坡会怎样?对于未来没人可以预见,也没人可以给出肯定回答。

独自生活两年半

江凌不是那种很会钻营、找机会表现的人,但是,正如她自己描述的,“当机会出现我还是会去把握和好好珍惜的。”最终,她的坚持得到大家的理解。

说到此,江凌表示,非常感谢母校曾经给予的,这是她事业的基础。那些严格的专业要求和训练,令她至今受益无穷。

德明政府中学是本地知名特选中学,有着悠久历史,很好的师资配备。当她八年前首次踏足新加坡,正是学校假期,校园里显出难得的清静空旷,老教师们热情接待她,这是她首次出国,尤其感觉“古道热肠”“他乡故知”的温暖,至今想起来还是心存感激。这里是她事业的新起点,不断付出,不断收获,还有源源不断的感激和激励。

整整两年半的时间,江凌独自生活在新加坡,如她所说,每星期从周一到周六的上午,觉得自己像上满发条似的,忙得既充实又愉快。可是从星期六的下午开始和整个一个星期天,她就和她自己在一起,真正体会到背井离乡,寂寞孤独的滋味。

冷暖自知,没有人知道她的这一面,所以,她想起学生的作文写道,因为父母每天忙于工作很少在家,以致于回到家常常是冷冷清清,独自一人,“我家连广寒宫都不如,因为广寒宫至少还有小兔子陪嫦娥。”

因为这样的缘故,她非常感谢学生们。比较而言,新加坡的学生更为亲切,他们一方面尊重老师,另一方面更愿意把老师当朋友相待,所以较容易和老师建立亲密的关系。

在中国,一贯以来的尊师重教长幼有序的教育,使学生更尊敬服从老师,和老师有距离感。江凌说,低年级的同学可爱,高年级的学生比较成熟,可以谈心做朋友。她的所有学生都知道她的电话和电邮。在那段独在异乡的经历中,她感谢学生们给予她的温暖,以及那些活动,那些相聚。江凌说:“学生给我感动,一定程度上也坚定我能够长居本地,并报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教育硕士课程,积极融入本地源流,提升自己。”

丈夫女儿不适应

两年多后,分散两地的小家庭终于团聚,江凌的丈夫辞去在中国政府部门的优越工作,带着年幼的女儿来新加坡。可是刚刚来到新的环境,丈夫和女儿都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也因此有很多矛盾和抱怨。

她的丈夫在中国工作稳定地位优越,忽然来到本地要适应新环境,要重新找工作,找工作有诸多局限和挫折,转而报读ACCA课程,可是课程全部使用英文,令英语还不太灵光的他顿感压力沮丧。

女儿刚刚是上幼儿园的年龄,因为夫妇俩都很忙,把孩子送去早七点晚七点的托管中心,原本活泼好动的孩子忽然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英文一句也不会说,半句也听不懂,“i” 和“l” 分不清,也认不得,每天和妈妈分手,一张小脸一脸委屈,万般不情愿。

看着孩子小小年纪要承担压力,江凌心里感到极大的痛苦烦恼,她深刻自责,觉得是因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才让家人付出这么大的代价。现在虽然一家人住在同一屋檐下,可是各自的生活状态、生活感受等是多么不一样。所以她由衷感激家人在那段最初移民的过程中付出的代价。

这个必经过程在经过最初这段艰难的适应期之后,她的丈夫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成为合格会计师,在一家知名大公司工作。女儿今年已经11岁,就读本地名校的高才班。江凌坦言,身为一名老师,对自己孩子的教育却很有限,唯一坚持的就是,每个月带孩子到图书馆借书还书,督促孩子至少要借一两本华文书。现在,他们的家庭中一个新的小宝宝即将加入,说到怀孕,江凌老师居然有些害羞。

一段段的感谢辞

转眼江凌来新加坡已经八年,听江凌好听的声音细说从头,发现竟是一段段情真意切的感谢辞,感谢原先母校,感谢德明的校长们,感谢学校的老师们,感谢朝夕相处的一届一届的同学们,感谢所有认识的人给予的帮助,感谢理解自己的家人,感谢丈夫,感谢慢慢成长的女儿。

在我的面前是一叠叠学生们写给江凌老师的感谢卡,那些真诚的话语顿时让我感动,摘录两段作为结束吧。

“……跟您学华文是开心的,当初我的华文总平均才59分,今年的许多测试也都不满意,但我最终在年底考试成功了,得到A2,72分,使我高兴得自己坐在椅上傻笑,你教了我怎样坚持,而我也向自己证明了我的能力。”

“……7月23日我将重新踏入教育学院,完成自己的使命,我会尽心尽力,希望有朝一日能像您一样,成为大家尊敬的好老师。”

24.9.08

德明政府中学 孔明灯照亮中秋夜空

(《联合早报》,现在,爆米花,24/09/2008)

【德明政府中学通讯员】陆思婷

9月12日中秋节前夕,德明政府中学校园热闹了起来,原来是初中高中部六个年级的学生一起回"娘家"大团圆!

今年中秋节的庆祝方式不仅保持了以往的传统,还新增了新的内容——学做冰皮月饼。

冰皮月饼好吃,做起来也不难。大家一边讨论,一边七手八脚地将面粉倒入容器里,加水、食用色素、黄油等搅拌成大面团,然后戴上塑料手套把面团揉成一个个小面团,中间放入白莲蓉馅,接着再放入一个月饼模具里,压平,然后把模具倒过来,敲几下,一个冰皮月饼就这样诞生了!看着自己的杰作,尽管早已成了大花脸,但大家都高兴地跳起来,而且来不及放入冰箱,就一口咬了下去。   

瓜分完了精美的冰皮月饼,随着夜幕的降临,学生们点起了灯笼,把操场点缀得如同童话世界。这时候,“嫦娥”、“后羿”和“玉兔”纷纷出场,带来流行版的中秋歌曲,老师和德明家长团也呈献精彩的表演。

学生理事会连夜制作了一个“中秋节快乐”字样的架子,在一片掌声中,他们点燃字样,接着,各班班长放飞了孔明灯。大家看着孔明灯不断上升,渐渐地消失在漆黑的天际,心中的愿望也随之飞向天空,等待实现。

夜逐渐深了,德明政府中学的中秋节庆祝活动结束了,但许多学生还恋恋不舍,有些甚至在操场上放起了烟火,让整个学院仍然沉浸在中秋团圆的气氛中。

10.9.08

特选中学学术幼苗计划 第四期论文集发布会

(谢靖,《联合早报》,现在,爆米花,10/09/2008)

8月5日,南华中学举办了特选中学学术幼苗计划第四期论文集发布会。

今年,共七所特选学校参与了幼苗计划,分别为南华中学、南洋 女中、德明政府中学、立化中学、圣公会中学、海星中学和华侨中学。

学生的论文主题多样化,从研究华人庙宇文化、中国古代玉文化、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比较,到比较现代的从中英姓名看语言与文化、华语“的、地、得”的用法初探、新加坡华语中的马来词汇初探及中学生日常交际中的华语语法的几个特点。

结集论文是日后生命亮点

三年前,南华中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一同筹划,为特选中学的学生出版学术论文集,由国大中文系的一批教授、学者领导特选中学的学生研究课题和撰写论文。

国大中文系主任黄贤强副教授认为,参与幼苗计划能让学生在短期内深入地研究与了解一些在一般课堂上不会注意到的课题。黄副教授还说:“我觉得幼苗计划能让参与的学生更深地认识华族传统文化,以及学习如何写作,也能对华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让他们的华文程度更上一层楼。”

南华中学校长符传丰觉得这本学术论文的出版只象征着学生们这一年来学习成果的一个小小的逗号。这个逗号必须由他们秉着特选中学学生的光环,以及对学术幼苗的热忱,继续完成。他说:“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行,不管是中国的软势力、硬势力、文化等方面,都会随着2008年展开新的旅程,我希望这些学生不要轻易地放弃他们的双语优势,继续本着热爱中文、热爱中华文化、热爱学术的热忱,继续努力,将来当他们回过头来看时,会发现2008年的今天,这一本学术幼苗论文集是他们人生中很亮丽的一个小点。”

7.9.08

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化资产

(《联合早报》,07/09/2008)

李显龙总理在《联合早报》85周年报庆晚宴上讲话全文:

在世界华文报业中,拥有将近百年历史的报纸不多,能够像《联合早报》这样历久弥新的报纸,更为少见。八十多年来,早报紧随时代的步伐,并且把握社会变化的脉搏,不断地提升水平、改进内容,因此得到新加坡人和外地人的支持。本地读者群超过70万人,在中国和东南亚各地的读者群则更多。这样的成绩可喜可贺。

在讲英语的环境里维持华文的生机

新加坡人广泛使用英语,这是各种客观因素造成的语言环境。我们是地处东南亚的一个多元种族社会,我们把英语作为行政和各族沟通的语言,是明智的选择。此外,英语是国际商业用语,使用英语有利于我们成为一个国际都市。

然而,我们也应该竭尽所能保留我们的母语,并且确保传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经久不衰,薪火不断。新加坡人应该致力成为双语双文化的人,使新加坡不致成为一个只讲英语的社会。

如果我们只懂英语,必定弊多于利。在经济的领域,我们将失去一大优势,特别是在中国崛起的时候。同时,我们将无法敏锐地洞察周边地区的复杂局势,也很难与邻国沟通和建立友好关系。更重要的是,在这个环球化的时代,人们容易失去文化认同感。如果我们留不住母语,文化认同感必将随之流失,这将进而削弱社会的凝聚力和国人的归属感。

早报扮演的重要角色

早报是一份高素质、有使命感的报纸,在促进华族文化的传承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可是,早报必须成功争取年轻一代读者,才能继续扮演这个角色。客观来说,早报不容易做到这点。年轻一代虽然通晓双语,但是他们阅读英文的能力较强。他们主要是通过英文的媒体、电视频道和网站获取信息。早报要争取他们成为读者,就必须跟英文媒体有所区别,提供独特的风格和内容。

我认为早报可在两方面为新闻增值,以保持自己的特色。首先,早报在报道本地新闻时可以为读者提供不同的视角。实际上,不论是对时事课题的价值判断,还是表述和呈现新闻的方式,早报向来都有别于英文媒体。

让我举个例子。国会最近辩论了有关补选的动议。《海峡时报》和早报的报道用了不同的角度,这可从它们的封面标题看出。《海峡时报》的标题是“国会反对修改补选法律”,这只是指出国会反对有关动议这项决定。而早报的标题则着重表达一个价值判断。标题引述我的话说:“动辄举行补选,影响国家稳定”。两家报纸切入问题的角度不同,重点不一。如果你要全面了解这个重要课题,最好是两家的报道都读。

早报可以为新闻增值的另一个地方,是对两岸三地的局势进行深入的报道和分析,充分发挥它对中港台社会较为敏锐的触觉。例如,早报对四川地震、北京奥运会和台湾的政治风波的报道,就比英文媒体来得及时和鲜活生动。这是早报天然的优势。我听说,早报对奥运会精彩的报道,获得读者赞赏,报纸的销售量每天增加了数千份。

为海外读者服务

早报在国外拥有广大的读者群。早报网每天的页览量多达500万,其中85%的读者来自中国。我认为这有两个主要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虽然中国媒体业日渐开放和多元化,但是早报对国际问题客观的报道和分析,获得许多中国读者的信赖,成了他们了解外在世界的一个管道。

另一个原因是,早报为中国和亚洲各地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新加坡的窗口。近年来,中港台的媒体纷纷到新加坡采访,深入探讨新加坡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例如,《云南信息报》、广东省的《南方月刊》和台湾的《天下》杂志最近都以很大的篇幅介绍了新加坡的体制和发展,并且发表了很有见地的分析和感想。

这些记者到新加坡采访之前,都做足准备工作。他们阅读了大量早报的报道,并且跟早报的记者交流,以加深自己对新加坡社会的认识。

中国对新加坡的发展和管理模式尤其感到兴趣。除了派遣记者到新加坡采访,也派了很多市长、党干部和各级官员到这里考察。他们想了解新加坡如何处理现代社会所面对的问题,包括城市规划、外汇管理、环境保护等。他们更想了解新加坡如何长期维持政治稳定,清廉法制,高效政府。

中港台三地为什么对新加坡有兴趣?这是因为作为亚洲国家,新加坡解决问题的办法更贴近它们的社会情况。此外,由于文化和习俗相近,我们容易跟他们交流。其中,语言沟通方便,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当然,他们也在借鉴其他国家的制度,而新加坡的做法也未必适合他们的情况。不过,无论如何,我们很乐于分享我们的经验。

中港台三地对我们的管理经验有兴趣,对新加坡有许多好处。这是我们应该维持双语环境的另一个原因。这可鼓励国人更积极学习华文华语,进而加强这个语言在新加坡的生命力。同时,它也可以激发我们把早报办得更好更精彩,以继续吸引广大的外地读者群。

反映新加坡人的观点

换一个角度来看,新加坡是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我们的媒体在报道国内外问题时,所依据的必须是国家的利益,所采取的自然是新加坡人的角度和观点。

以早报来说,它在报道类似西藏问题、北京奥运会和两岸关系的课题时,自然要采取客观和持平的态度。这是因为早报虽然有众多国外读者,它还是一家新加坡报纸。我们是局外人,不是当事人或自家人。其实,早报最吸引海外读者的地方,正是它独立持平的立场和客观平衡的报道。这是很珍贵的品牌和定位,值得早报珍惜。

促进华族文化的努力

除了鼓励华文媒体再接再厉,我们还有许多保留和发扬华族文化的政策。特选中学计划便是其中重要的一项。特选中学经过将近三十年的耕耘,可说是成果丰硕。它们所造就的许许多多精通双语的人才,在各个领域作出很大的贡献。

在教育部的支持下,特选中学将努力维持本身的特色,并且配合时代的需求,为学生开办以华语教学的新课程,使华文成为学生活学活用的语文。例如,圣尼格拉女中和中正总校开办以华语教学的“华文媒体概论”课程。学生既可学习华文,又可探讨现实课题,同时也可认识到华文是时尚的、充满活力的、富有生命力的语文。我认为学校的华文教学可以进一步改进,使它更灵活和贴近生活。例如,学校可以多采用早报的新闻报道作为辅助教材,因为新闻报道反映的是现 实生活。不过,这也意味着早报应该尽量做到文字浅白,内容活泼生动,以让学生觉得容易亲近。

教育部也已经在四所特选中学开展双文化课程,以培养对现代中国具有深刻认识的双语人才。学校为这些学生提供各种浸濡的机会。去年年底,德明政府中学的30名学生在上海的复旦大学学习一个月,由复旦的教授为他们上课,学生过后呈交了简短的论文。他们也到农村、工厂、私人企业和政府机构考察,收获不少。

除了培养新一代双语双文化人才,我们也鼓励各界人士多用华语。去年11月,中国总理温家宝与李光耀资政一起启动“通商中国”这个新组织。“通商中国”为新加坡人提供一个使用华语以及跟中国交流的新平台。“通商中国”已经开展很多活动,包括与报业控股旗下的Omy网站联合设立一个称为“东游记”的博客,让学生分享到中国学习的经验。

另一方面,我们推广华语的使用已经将近30年了。来自创意行业的林少芬女士刚出任讲华语运动理事会的主席。我相信在她的领导下,理事会将能为这个运动带来新的构想,开创新的局面。

设立“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

政府鼓励人民学好华语之外,也决心加强华文的教学,以配合社会情况的改变。现在,越来越多学生是来自讲英语、或者两种语言掺杂使用的家庭。学生的华文基础较弱,华文教师的工作也更艰巨。他们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必须调整教学方法。我们应该为他们提供各种培训的机会,协助他们完成这项任重道远的工作。此外,华文教师不容易找到适当的教学器材和教具,因为多数先进的器材来自西方国家。这也是我们可以帮助他们的地方。

基于这个考虑,教育部将与国立教育学院合作设立一个教研中心,称为“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它将成为国立教育学院属下的自主中心,主要的任务是为在职华文教师提供优质培训,以及改进教学方法和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和实验。它可以从我们的双语环境,开拓出独特的华文教学方式。在未来,这个中心也可招收外国学生,提供程度不同的华文课程,使新加坡成为国际上一个华文教研的中心。

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将在明年设立,胡以晨先生将出任董事局主席,他是报业控股华文报集团执行副总裁。担任院长的将是国立教育学院的助理教授陈之权博士。

总结

保留传统文化和母语是细水长流的工作,这也是政府的一项长期和重要的国策。我们的一大目标是维持高素质的华文媒体。直到现在,华文报仍是许多新加坡人主要的精神粮食和信息来源。华文报的总读者量高达130万,而只阅读华文报的国人多达84万。如果你不阅读华文报,你很难深入了解一大部分人民的生活和观点。基于此,政府向来很重视华文报的报道、评论文章和读者来函。

早报必将继续在我国社会扮演重要的角色。吴作栋资政曾说早报是新加坡“代表华文知识界与华族文化的主要机构”。李光耀资政则形容早报为“全国性的事业”,鼓励全国上下各尽所能去推广它。政府将继续给予早报全力的支持,因为它是我们弥足珍贵的文化资产。

我在此再次祝贺《联合早报》85年来取得的丰厚成绩,并且祝愿早报突破局限,展翅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