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1.08

德明学生考后当“弓箭手”

(《联合早报》,现在,爆米花,26/11/2008)

【德明政府中学通讯员】陆思婷

“正中红心!耶!”

10月29日,德明政府中学礼堂里传出了一阵阵掌声和惊呼声,原来校方在学生大考后安排了一系列体育活动,而射箭就是其中一项。

学校每年都安排类似的考后活动,今年以体育活动为主,每个年级学习的项目都有所不同,中三生就被安排学习射箭。

当几名外校教练带着射箭器材来到我们面前,在礼堂中央放置了长长一排红、黄、蓝三色的箭靶时,从未接触过这个体育项目的学生都感到非常新鲜和兴奋。  

原以为弓很重,经过了教练们的解说才明白弓的重量取决于射箭人的高度,所以,首先每个人都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弓。教练们示范后,学生们一个个戴上了护腕,迫不及待地拿起了弓箭,等待上阵。

“用右手三只手指拉弦,把左手肘放在与肩同一个水平线上,闭上左眼,用右眼瞄准目标……”

学生们在教练耐心的指导下,分成几组练习“发射”。每当有同学射中箭靶时,总会引来一阵掌声和同学骄傲的笑容。

除了单人射箭之外,学生还尝试了双人射箭,充分地体验了合作的愉快。一番练习下来,大家的射箭技术大有进步,就连教练们也竖起了大拇指。看到学生练得如此开心,老师们也跃跃欲试。

“砰……”离弦的箭飞一样地向箭靶射去,牢牢地定在箭靶的中央,也牢牢地定在这群中三的学习生涯中,同时也仿佛定格在大家即将搬离的校园中。

德明政府中学新校舍下月启用

(潘星华,《联合早报》,26/11/2008)

德明政府中学师生下个月将搬回丹戎禺校舍全面扩建翻新后的新校舍,新校舍占地7公顷,比从前大一倍,可容纳1700名初中生和900名高中生。

校园扩大一倍,也为新增添的高中部900名学生,提供了宽敞的学习空间。整项工程由教育部耗资5000万元进行,共有86间课室。

增设教师“观课”室

新校舍最有特色之处,是增设了一间让教师“观课”用的“实验课室”,它能在不干扰教师上课的情况下,透过一面巨镜和收音设备,让其他教师在隔壁课室“观课”和讨论。

孙振炜校长说:“安排这样一间‘实验课室’,主要为了让教师互相观摩和点评彼此的教学方式,从而提升教学水平。教师平常虽有分享教学,但只是口头交流,很难体会教学的感觉和师生的互动,有了‘观课’活动,可以很具体地让教师掌握教学怎样是好,怎样还需要改进之道。”

每个教师每年都有进入“实验课室”的机会,让自己的教学方式“在阳光下摊开”。孙振炜曾是物理教师,他也希望能有机会进入“实验课室”内,让教师点评自己的教学方式。

此外,新校园的特色是保留传统,新添“校史展览兼校友会议事”之外,所有建筑物仍然沿用旧名称,如正心楼、格致楼。校园内一切校训的展示,也坚持沿用已故陈人浩校长的字迹。一座3米高的孔子石像,也在校友何侨生的赞助下,在校舍中心的正心园中树立。

孙振炜带记者参观新校园时说:“全面翻新后的旧校舍,将作为高中部和行政中心。旧校舍的课室比较小,作为每班只有20人的高中课室,刚刚好。扩建部分全用作初中部,有50间课室,每间课室从从前的60平方米扩大到90平方米,大了50%。课室内除了学生上课的桌椅,还有一个让学生讨论研究的角落,放置书籍、杂志、沙发,配合强调互动和探讨性的学习模式。”

新校舍有5间讲堂,可容1100名学生同时听课。除了15间初中和高中科学实验室之外,另有3间研究生物科学、纳米科学和分子科学的特别实验室。美术室、电脑室、家政室和舞蹈室,也应有尽有。

孙振炜非常感谢教育部让学校在昂贵的丹戎禺路上还能拥有一个400米田径跑道和足球场。

400米田径跑道和足球场之外的体育设施,还包括设有室内篮球和排球场的室内体育馆、设有室内羽球场的礼堂、乒乓室、室内射击场、户外篮球场、排球场、天台网球场和健身室。

德明政府中学的校友魏成辉和黄思绵分别为新校舍捐赠了21万元和10万元,连同李氏基金捐赠的25万元和陈延谦基金捐助的20万元,还有其他捐款总共110万元,为新校园添置了很多非标准的特别设施。两层楼的“艺术中心”是其中一项。

孙振炜说:“这两层楼的艺术中心,四边都是隔音的练习室,中间是表演场,能让数百名华乐团、交响乐团、弦乐团和其他乐团成员,同时练习或观摩彼此演奏。”

25.11.08

星国中学生 公费游学中港台

(请点击图片看大图)

23.10.08

11.10.08

2008年全国校际中文博客比赛

由新媒体艺术卓越中心(Centre of Excellence for New Media & New Media Arts)及星烁初级学院联合主办的2008年全国小鸡中文博客比赛的成绩,在万众期待下终于揭晓了。

我校派出了10名中二的同学组成了3支队伍参加此项比赛,其中由巫爱、余雪儿和闫文卿共同撰写的博客“钟摆的韵旋”,以及郭美琪、洪菱与林淑君的“生命音符”获铜奖;方怡蓓、张锐、洪亮和张昕的博客“青春热线”虽未得奖,但却以细致的笔触及多元的表现方式,在颁奖现场获得评判嘉宾的嘉评。

1.10.08

第三届全国中学双语演讲比赛

由科兰芝中学与新加坡理工学院联办的第三届全国中学双语演讲比赛吸引了28所中学的48名学生参加。在一番龙争虎斗之下,我校李艳琪同学不负众望,勇夺低年级组冠军。

28.9.08

一个华文老师的 幸福感言

(邹璐,《联合早报》,周刊专题,28/09/2008)

江凌安静地坐在咖啡座的窗边用手提电脑处理文件。她优雅端庄,亲切随和,尤其是她的说话,语速及声调都控制得很好,看来训练有素,让我想起从小学到中学几乎每年都要写的一篇记叙文《记我最尊敬的一位老师》。

我们的谈话从2000年新加坡教育部联合中国“汉办”面向中国各省市公开招募华文老师谈起。那一年,江凌通过层层筛选,最终以综合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被新方录取,并被派往德明政府中学。

事实上,过关斩将的考试只是阻力的部分,如果不是自己的坚持,她可能永远来不了新加坡,她受到更大阻力,不仅来自任职的学校,还有她的家庭。

江凌毕业于中国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一直在家乡的江苏盐城中学负责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这是全中国重点模范高中。母校给她很好的专业训练和发展机会,她也因表现优秀连续六年获得年轻教师的最高奖励。所以,当她提出要应聘新加坡华文教师工作时,校长非常舍不得,迟迟不予批复。

与此同时,远在另一城市工作的先生听说她的决定,连夜赶回来召开家庭会议。事业稳定,家庭幸福,孩子尚小,却要放弃一切远走他乡,没有人理解她,更没人支持她,甚至连她自己也犹豫,为什么来新加坡,来新加坡会怎样?对于未来没人可以预见,也没人可以给出肯定回答。

独自生活两年半

江凌不是那种很会钻营、找机会表现的人,但是,正如她自己描述的,“当机会出现我还是会去把握和好好珍惜的。”最终,她的坚持得到大家的理解。

说到此,江凌表示,非常感谢母校曾经给予的,这是她事业的基础。那些严格的专业要求和训练,令她至今受益无穷。

德明政府中学是本地知名特选中学,有着悠久历史,很好的师资配备。当她八年前首次踏足新加坡,正是学校假期,校园里显出难得的清静空旷,老教师们热情接待她,这是她首次出国,尤其感觉“古道热肠”“他乡故知”的温暖,至今想起来还是心存感激。这里是她事业的新起点,不断付出,不断收获,还有源源不断的感激和激励。

整整两年半的时间,江凌独自生活在新加坡,如她所说,每星期从周一到周六的上午,觉得自己像上满发条似的,忙得既充实又愉快。可是从星期六的下午开始和整个一个星期天,她就和她自己在一起,真正体会到背井离乡,寂寞孤独的滋味。

冷暖自知,没有人知道她的这一面,所以,她想起学生的作文写道,因为父母每天忙于工作很少在家,以致于回到家常常是冷冷清清,独自一人,“我家连广寒宫都不如,因为广寒宫至少还有小兔子陪嫦娥。”

因为这样的缘故,她非常感谢学生们。比较而言,新加坡的学生更为亲切,他们一方面尊重老师,另一方面更愿意把老师当朋友相待,所以较容易和老师建立亲密的关系。

在中国,一贯以来的尊师重教长幼有序的教育,使学生更尊敬服从老师,和老师有距离感。江凌说,低年级的同学可爱,高年级的学生比较成熟,可以谈心做朋友。她的所有学生都知道她的电话和电邮。在那段独在异乡的经历中,她感谢学生们给予她的温暖,以及那些活动,那些相聚。江凌说:“学生给我感动,一定程度上也坚定我能够长居本地,并报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教育硕士课程,积极融入本地源流,提升自己。”

丈夫女儿不适应

两年多后,分散两地的小家庭终于团聚,江凌的丈夫辞去在中国政府部门的优越工作,带着年幼的女儿来新加坡。可是刚刚来到新的环境,丈夫和女儿都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也因此有很多矛盾和抱怨。

她的丈夫在中国工作稳定地位优越,忽然来到本地要适应新环境,要重新找工作,找工作有诸多局限和挫折,转而报读ACCA课程,可是课程全部使用英文,令英语还不太灵光的他顿感压力沮丧。

女儿刚刚是上幼儿园的年龄,因为夫妇俩都很忙,把孩子送去早七点晚七点的托管中心,原本活泼好动的孩子忽然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英文一句也不会说,半句也听不懂,“i” 和“l” 分不清,也认不得,每天和妈妈分手,一张小脸一脸委屈,万般不情愿。

看着孩子小小年纪要承担压力,江凌心里感到极大的痛苦烦恼,她深刻自责,觉得是因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才让家人付出这么大的代价。现在虽然一家人住在同一屋檐下,可是各自的生活状态、生活感受等是多么不一样。所以她由衷感激家人在那段最初移民的过程中付出的代价。

这个必经过程在经过最初这段艰难的适应期之后,她的丈夫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成为合格会计师,在一家知名大公司工作。女儿今年已经11岁,就读本地名校的高才班。江凌坦言,身为一名老师,对自己孩子的教育却很有限,唯一坚持的就是,每个月带孩子到图书馆借书还书,督促孩子至少要借一两本华文书。现在,他们的家庭中一个新的小宝宝即将加入,说到怀孕,江凌老师居然有些害羞。

一段段的感谢辞

转眼江凌来新加坡已经八年,听江凌好听的声音细说从头,发现竟是一段段情真意切的感谢辞,感谢原先母校,感谢德明的校长们,感谢学校的老师们,感谢朝夕相处的一届一届的同学们,感谢所有认识的人给予的帮助,感谢理解自己的家人,感谢丈夫,感谢慢慢成长的女儿。

在我的面前是一叠叠学生们写给江凌老师的感谢卡,那些真诚的话语顿时让我感动,摘录两段作为结束吧。

“……跟您学华文是开心的,当初我的华文总平均才59分,今年的许多测试也都不满意,但我最终在年底考试成功了,得到A2,72分,使我高兴得自己坐在椅上傻笑,你教了我怎样坚持,而我也向自己证明了我的能力。”

“……7月23日我将重新踏入教育学院,完成自己的使命,我会尽心尽力,希望有朝一日能像您一样,成为大家尊敬的好老师。”

24.9.08

德明政府中学 孔明灯照亮中秋夜空

(《联合早报》,现在,爆米花,24/09/2008)

【德明政府中学通讯员】陆思婷

9月12日中秋节前夕,德明政府中学校园热闹了起来,原来是初中高中部六个年级的学生一起回"娘家"大团圆!

今年中秋节的庆祝方式不仅保持了以往的传统,还新增了新的内容——学做冰皮月饼。

冰皮月饼好吃,做起来也不难。大家一边讨论,一边七手八脚地将面粉倒入容器里,加水、食用色素、黄油等搅拌成大面团,然后戴上塑料手套把面团揉成一个个小面团,中间放入白莲蓉馅,接着再放入一个月饼模具里,压平,然后把模具倒过来,敲几下,一个冰皮月饼就这样诞生了!看着自己的杰作,尽管早已成了大花脸,但大家都高兴地跳起来,而且来不及放入冰箱,就一口咬了下去。   

瓜分完了精美的冰皮月饼,随着夜幕的降临,学生们点起了灯笼,把操场点缀得如同童话世界。这时候,“嫦娥”、“后羿”和“玉兔”纷纷出场,带来流行版的中秋歌曲,老师和德明家长团也呈献精彩的表演。

学生理事会连夜制作了一个“中秋节快乐”字样的架子,在一片掌声中,他们点燃字样,接着,各班班长放飞了孔明灯。大家看着孔明灯不断上升,渐渐地消失在漆黑的天际,心中的愿望也随之飞向天空,等待实现。

夜逐渐深了,德明政府中学的中秋节庆祝活动结束了,但许多学生还恋恋不舍,有些甚至在操场上放起了烟火,让整个学院仍然沉浸在中秋团圆的气氛中。

10.9.08

特选中学学术幼苗计划 第四期论文集发布会

(谢靖,《联合早报》,现在,爆米花,10/09/2008)

8月5日,南华中学举办了特选中学学术幼苗计划第四期论文集发布会。

今年,共七所特选学校参与了幼苗计划,分别为南华中学、南洋 女中、德明政府中学、立化中学、圣公会中学、海星中学和华侨中学。

学生的论文主题多样化,从研究华人庙宇文化、中国古代玉文化、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比较,到比较现代的从中英姓名看语言与文化、华语“的、地、得”的用法初探、新加坡华语中的马来词汇初探及中学生日常交际中的华语语法的几个特点。

结集论文是日后生命亮点

三年前,南华中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一同筹划,为特选中学的学生出版学术论文集,由国大中文系的一批教授、学者领导特选中学的学生研究课题和撰写论文。

国大中文系主任黄贤强副教授认为,参与幼苗计划能让学生在短期内深入地研究与了解一些在一般课堂上不会注意到的课题。黄副教授还说:“我觉得幼苗计划能让参与的学生更深地认识华族传统文化,以及学习如何写作,也能对华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让他们的华文程度更上一层楼。”

南华中学校长符传丰觉得这本学术论文的出版只象征着学生们这一年来学习成果的一个小小的逗号。这个逗号必须由他们秉着特选中学学生的光环,以及对学术幼苗的热忱,继续完成。他说:“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行,不管是中国的软势力、硬势力、文化等方面,都会随着2008年展开新的旅程,我希望这些学生不要轻易地放弃他们的双语优势,继续本着热爱中文、热爱中华文化、热爱学术的热忱,继续努力,将来当他们回过头来看时,会发现2008年的今天,这一本学术幼苗论文集是他们人生中很亮丽的一个小点。”

7.9.08

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化资产

(《联合早报》,07/09/2008)

李显龙总理在《联合早报》85周年报庆晚宴上讲话全文:

在世界华文报业中,拥有将近百年历史的报纸不多,能够像《联合早报》这样历久弥新的报纸,更为少见。八十多年来,早报紧随时代的步伐,并且把握社会变化的脉搏,不断地提升水平、改进内容,因此得到新加坡人和外地人的支持。本地读者群超过70万人,在中国和东南亚各地的读者群则更多。这样的成绩可喜可贺。

在讲英语的环境里维持华文的生机

新加坡人广泛使用英语,这是各种客观因素造成的语言环境。我们是地处东南亚的一个多元种族社会,我们把英语作为行政和各族沟通的语言,是明智的选择。此外,英语是国际商业用语,使用英语有利于我们成为一个国际都市。

然而,我们也应该竭尽所能保留我们的母语,并且确保传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经久不衰,薪火不断。新加坡人应该致力成为双语双文化的人,使新加坡不致成为一个只讲英语的社会。

如果我们只懂英语,必定弊多于利。在经济的领域,我们将失去一大优势,特别是在中国崛起的时候。同时,我们将无法敏锐地洞察周边地区的复杂局势,也很难与邻国沟通和建立友好关系。更重要的是,在这个环球化的时代,人们容易失去文化认同感。如果我们留不住母语,文化认同感必将随之流失,这将进而削弱社会的凝聚力和国人的归属感。

早报扮演的重要角色

早报是一份高素质、有使命感的报纸,在促进华族文化的传承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可是,早报必须成功争取年轻一代读者,才能继续扮演这个角色。客观来说,早报不容易做到这点。年轻一代虽然通晓双语,但是他们阅读英文的能力较强。他们主要是通过英文的媒体、电视频道和网站获取信息。早报要争取他们成为读者,就必须跟英文媒体有所区别,提供独特的风格和内容。

我认为早报可在两方面为新闻增值,以保持自己的特色。首先,早报在报道本地新闻时可以为读者提供不同的视角。实际上,不论是对时事课题的价值判断,还是表述和呈现新闻的方式,早报向来都有别于英文媒体。

让我举个例子。国会最近辩论了有关补选的动议。《海峡时报》和早报的报道用了不同的角度,这可从它们的封面标题看出。《海峡时报》的标题是“国会反对修改补选法律”,这只是指出国会反对有关动议这项决定。而早报的标题则着重表达一个价值判断。标题引述我的话说:“动辄举行补选,影响国家稳定”。两家报纸切入问题的角度不同,重点不一。如果你要全面了解这个重要课题,最好是两家的报道都读。

早报可以为新闻增值的另一个地方,是对两岸三地的局势进行深入的报道和分析,充分发挥它对中港台社会较为敏锐的触觉。例如,早报对四川地震、北京奥运会和台湾的政治风波的报道,就比英文媒体来得及时和鲜活生动。这是早报天然的优势。我听说,早报对奥运会精彩的报道,获得读者赞赏,报纸的销售量每天增加了数千份。

为海外读者服务

早报在国外拥有广大的读者群。早报网每天的页览量多达500万,其中85%的读者来自中国。我认为这有两个主要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虽然中国媒体业日渐开放和多元化,但是早报对国际问题客观的报道和分析,获得许多中国读者的信赖,成了他们了解外在世界的一个管道。

另一个原因是,早报为中国和亚洲各地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新加坡的窗口。近年来,中港台的媒体纷纷到新加坡采访,深入探讨新加坡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例如,《云南信息报》、广东省的《南方月刊》和台湾的《天下》杂志最近都以很大的篇幅介绍了新加坡的体制和发展,并且发表了很有见地的分析和感想。

这些记者到新加坡采访之前,都做足准备工作。他们阅读了大量早报的报道,并且跟早报的记者交流,以加深自己对新加坡社会的认识。

中国对新加坡的发展和管理模式尤其感到兴趣。除了派遣记者到新加坡采访,也派了很多市长、党干部和各级官员到这里考察。他们想了解新加坡如何处理现代社会所面对的问题,包括城市规划、外汇管理、环境保护等。他们更想了解新加坡如何长期维持政治稳定,清廉法制,高效政府。

中港台三地为什么对新加坡有兴趣?这是因为作为亚洲国家,新加坡解决问题的办法更贴近它们的社会情况。此外,由于文化和习俗相近,我们容易跟他们交流。其中,语言沟通方便,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当然,他们也在借鉴其他国家的制度,而新加坡的做法也未必适合他们的情况。不过,无论如何,我们很乐于分享我们的经验。

中港台三地对我们的管理经验有兴趣,对新加坡有许多好处。这是我们应该维持双语环境的另一个原因。这可鼓励国人更积极学习华文华语,进而加强这个语言在新加坡的生命力。同时,它也可以激发我们把早报办得更好更精彩,以继续吸引广大的外地读者群。

反映新加坡人的观点

换一个角度来看,新加坡是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我们的媒体在报道国内外问题时,所依据的必须是国家的利益,所采取的自然是新加坡人的角度和观点。

以早报来说,它在报道类似西藏问题、北京奥运会和两岸关系的课题时,自然要采取客观和持平的态度。这是因为早报虽然有众多国外读者,它还是一家新加坡报纸。我们是局外人,不是当事人或自家人。其实,早报最吸引海外读者的地方,正是它独立持平的立场和客观平衡的报道。这是很珍贵的品牌和定位,值得早报珍惜。

促进华族文化的努力

除了鼓励华文媒体再接再厉,我们还有许多保留和发扬华族文化的政策。特选中学计划便是其中重要的一项。特选中学经过将近三十年的耕耘,可说是成果丰硕。它们所造就的许许多多精通双语的人才,在各个领域作出很大的贡献。

在教育部的支持下,特选中学将努力维持本身的特色,并且配合时代的需求,为学生开办以华语教学的新课程,使华文成为学生活学活用的语文。例如,圣尼格拉女中和中正总校开办以华语教学的“华文媒体概论”课程。学生既可学习华文,又可探讨现实课题,同时也可认识到华文是时尚的、充满活力的、富有生命力的语文。我认为学校的华文教学可以进一步改进,使它更灵活和贴近生活。例如,学校可以多采用早报的新闻报道作为辅助教材,因为新闻报道反映的是现 实生活。不过,这也意味着早报应该尽量做到文字浅白,内容活泼生动,以让学生觉得容易亲近。

教育部也已经在四所特选中学开展双文化课程,以培养对现代中国具有深刻认识的双语人才。学校为这些学生提供各种浸濡的机会。去年年底,德明政府中学的30名学生在上海的复旦大学学习一个月,由复旦的教授为他们上课,学生过后呈交了简短的论文。他们也到农村、工厂、私人企业和政府机构考察,收获不少。

除了培养新一代双语双文化人才,我们也鼓励各界人士多用华语。去年11月,中国总理温家宝与李光耀资政一起启动“通商中国”这个新组织。“通商中国”为新加坡人提供一个使用华语以及跟中国交流的新平台。“通商中国”已经开展很多活动,包括与报业控股旗下的Omy网站联合设立一个称为“东游记”的博客,让学生分享到中国学习的经验。

另一方面,我们推广华语的使用已经将近30年了。来自创意行业的林少芬女士刚出任讲华语运动理事会的主席。我相信在她的领导下,理事会将能为这个运动带来新的构想,开创新的局面。

设立“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

政府鼓励人民学好华语之外,也决心加强华文的教学,以配合社会情况的改变。现在,越来越多学生是来自讲英语、或者两种语言掺杂使用的家庭。学生的华文基础较弱,华文教师的工作也更艰巨。他们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必须调整教学方法。我们应该为他们提供各种培训的机会,协助他们完成这项任重道远的工作。此外,华文教师不容易找到适当的教学器材和教具,因为多数先进的器材来自西方国家。这也是我们可以帮助他们的地方。

基于这个考虑,教育部将与国立教育学院合作设立一个教研中心,称为“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它将成为国立教育学院属下的自主中心,主要的任务是为在职华文教师提供优质培训,以及改进教学方法和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和实验。它可以从我们的双语环境,开拓出独特的华文教学方式。在未来,这个中心也可招收外国学生,提供程度不同的华文课程,使新加坡成为国际上一个华文教研的中心。

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将在明年设立,胡以晨先生将出任董事局主席,他是报业控股华文报集团执行副总裁。担任院长的将是国立教育学院的助理教授陈之权博士。

总结

保留传统文化和母语是细水长流的工作,这也是政府的一项长期和重要的国策。我们的一大目标是维持高素质的华文媒体。直到现在,华文报仍是许多新加坡人主要的精神粮食和信息来源。华文报的总读者量高达130万,而只阅读华文报的国人多达84万。如果你不阅读华文报,你很难深入了解一大部分人民的生活和观点。基于此,政府向来很重视华文报的报道、评论文章和读者来函。

早报必将继续在我国社会扮演重要的角色。吴作栋资政曾说早报是新加坡“代表华文知识界与华族文化的主要机构”。李光耀资政则形容早报为“全国性的事业”,鼓励全国上下各尽所能去推广它。政府将继续给予早报全力的支持,因为它是我们弥足珍贵的文化资产。

我在此再次祝贺《联合早报》85年来取得的丰厚成绩,并且祝愿早报突破局限,展翅高飞。

27.8.08

德明毕业生粉墨登场

(《联合早报》,现在,爆米花,27/08/2008)

【德明政府中学通讯员】陆思婷

德明政府中学历年毕业生成立的“天韵青年京剧组”将举行首场专场演出。他们将以“折子戏”和“彩唱”为主,在舞台上诠释老生 、武生、花旦等不同的角色。演出的服装、台词等台前幕后工作都由学生一手设计、包办。京剧指导老师为罗德明、林美莲和王燕童。

时间:8月31日,下午4时30分
地点:维多利亚剧院
票价:5元(学生票)10元(成人票)
联系电话:97305592(罗德明先生),96164923(林美莲女士)

23.8.08

林瑞生部长: 国人须掌握双文化 才能搭中国顺风车

(郭倩婷,《联合晚报》,23/08/2008)

林瑞生:中国会继续快速改变,国人唯有具备灵活的头脑,通过掌握双语和双文化,才能搭到中国发展的顺风车。

总理公署部长林瑞生说,他从1984年开始,由于工作上的关系,每年都去中国,他说,25年前的中国是个陌生的中国,由于没有新的思路和做法,中国当时给人的感觉是个“想不到、做不到”的中国。

但是,中国在过去25年经过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成为今天“想得到、做得到,而且是比别人做得好”的一个国家。

林瑞生部长说:“中国这次主办奥运会是有史以来,筹办得最成功的一个运动会会,这都不是偶然的,这是因为中国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通过30年努力的成果。”

“中国的今天在很多方面,已经是世界一流了。放眼将来,中国还是会继续的、不断的快速改变,而且是越变越好。”

林瑞生部长今早是在华侨中学诚毅楼礼堂举行的通商中国学生论坛上,与在场的约600名学生进行交流时,发表谈话。主办当局这次是邀请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侯若石教授,以及新加坡CPG集团总顾问、吉宝集团顾问许保华发表专题演讲。

林瑞生也说,中国将面对就业机会、人口增长和人口老化这三大高峰期的挑战。他说,只要中国能继续不断发展,中国致富的话,全球也将受惠。

林瑞生提醒国人,没有竞争条件的国家和企业,将不能搭到中国发展的顺风车。他鼓励国人,要有灵活的头脑和具备智慧的思路,通过掌握双语和双文化来加强与中国沟通能力,避免出现“鸡同鸭讲”的话,那么两国就可成为双赢和一起致富的合作伙伴。

20.8.08

德明政府中学的国庆“马拉松”

(《联合早报》,现在,爆米花,20/08/2008)

【徳明政府中学通讯员】 陆思婷、刘昊楠

2008年8月8日是个特别的日子——中国北京奥运开幕、新加坡43 岁生日前夕。这一天,2000多名徳明政府中学师生一大早就来到了樟宜村的海滩,以越野赛跑的方式,为国家庆生。

原本安静的樟宜海滩一下子被一片穿着红色上衣的人海所覆盖。庄严的升旗礼之后,徳明政府中学校长孙振炜精彩的国庆日演讲,为庆祝活动拉开了序幕。

首先,学生理事会和今年刚成立的德明高中部舞蹈团的同学们载歌载舞,电视艺人王智国(Benjamin Heng)和学生理事会的学生们合唱了一首首爱国歌曲,师生们和着歌声,一起挥动起双手,台上台下互动,就连孙校长也被学生们邀请到台上唱歌,气氛high到极点。

六个年级学生同庆国庆

今年,德明政府中学改在户外庆祝国庆,而为配合奥运,学校还举行了国庆日马拉松比赛。

一群活力四射的学生们在阳光下奔跑着,而老师们受到学生的热情感染,老师们一边鼓励学生,一边也加入了学生的队伍。樟宜海滩人群振奋,留下了一串串脚印,如同把对新加坡的爱烙印在沙滩上一般。

越野赛跑在我校历史上并不陌生。以前,我校每年都会举办类似活动庆祝国庆。可是2000年后,学校便改成以文艺表演方式来庆祝。

孙振炜校长说:“我校开办直通车课程后,需要更多空间来举办活动。目前,徳明的临时校舍不能同时容纳六个年级的学生在同一个场地办庆典,于是,我们决定以越野赛跑的方式庆祝国庆。”

孙校长还说,所谓强国先强民,一个强大的国家必须要有一群强大的人民。在国庆日赛跑无疑是为繁荣昌盛的新加坡送上最美好的祝福。

电影马拉松挑战睡眠

回到学校,庆祝活动还在延续。学生理事会配合国庆日,举办了“电影马拉松”。从8月8日晚上一直到8月9日早晨,学生一连几个小时,在校园里观赏了《国家宝藏》、《料理鼠王》等影片。

这个国庆日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马拉松”比赛,就像新加坡充满了种种的挑战一样。在新加坡43岁之际,我们用青春来庆祝她的生日,也祝愿新加坡永远充满活力和朝气。

8.8.08

北京奥运夜 她等了五年

(韩惠晶,《星期五周报》,08/08/2008)

08年8月8日,北京亮丽出击,奥运光芒将照耀各个角落。对本地16岁女生朱家燕来说,这一天的“美丽巧遇”将令她毕生难忘。

她没有机会到现场感受开幕盛况,但家中酝酿长达五年的愉快氛围还是让她感到幸福。因为这天正是她的生日。

8月8日晚上8时

全球人们的目光几乎都将聚焦北京的奥运开幕现场,奥运的热情在那一刻将升华到极点。德明政府中学中四生朱家燕五年来也一直期盼望这一天的到来。这一天,正好是她的16岁生日!

当家燕知道《周报》要找她访问时,兴奋答应。她形容:“谈到这次的奥运,我就会格外兴奋,因为奥运开幕那天就是我的生日!”

2001年7月13日晚上,当家燕从电视新闻获知北京奥运将在7年后点燃战火时,心中就有无限期待。2003年,当她进一步获知开幕式将在自己16岁生日当天举行,竟然“吓”了一跳。这是巧合带给她的兴奋。之后,当周围朋友提到北京奥运时,她经常也会暗示一下。她欣喜地说:“这可以说是一生一次的自豪,感觉好像是全球都在为我庆祝。这次奥运在北京举行,情感上也比较能够联系一块。”

家燕选择以四人聚餐方式迎接奥运和庆生。“我只希望和爸爸、妈妈和哥哥一起在家,边庆祝,边看奥运开幕礼”。

为奥运有备而来

其实,家燕家原本没有电缆电视装置,为了这么“特殊”的季节 ,她要求父母在奥运期间申请电缆电视配套,让她可以为奥运“疯狂”。她说:“四年前的奥运,我其实并没追看,这次就比较期待。”

家燕在学校的课程辅助活动就是羽毛球,还当了四年的小队长呢。“其实,我在小学三年级就已经爱上羽毛球。起初,老爸见我老是在家里嘣嘣跳跳的,很吵闹,所以决定教我打羽毛球,让我的活力都耗在运动里,希望我会因此静下来。哪知道,我越打越上瘾。算起来,我和羽毛球已经做了8年的好友。”

奥运期待什么

家燕平常都会留意羽毛球方面的新闻,6月间在新加坡举行的Aviva公开赛,她就一连五天到场观赛,还因此看到了心仪偶像,包括我国奥运代表邢爱英、印尼好手道菲(Taufik)和夺冠的马来西亚球员李宗伟等。她还同偶像合照,并索取签名呢!

奥运会上,家燕非常期待看到中国球员林丹同丹麦老将盖德·克里斯琴森(Peter Gade)的决战。她认为,后者虽然年纪比较大,但是拼劲和实力都不一定会输给年轻对手。本地19岁小将邢爱英也是她追捧的对象。

“除了羽毛球,我也喜欢打排球,虽然技术说不上很好,但我还是很喜欢。我5月间到中国山东参加了一项双文化活动,在那里偶然间看到一部中国女排的纪录片,让我看到了中国女排队员的努力,我也因此更爱排球。学校下课后,我一有空也就会约几个好友一起打排球。”

下个月,家燕将到中国南京浸濡,她希望届时能进一步了解奥运文化。

对新加坡有期待

奥运圣火4月间传到马来西亚后并没南下到新加坡,家燕觉得非常可惜。虽然同“奥运”擦身而过,但家燕还是希望有机会同国人分享新加坡摘奖牌的喜悦。她说:“我期待新加坡能摘得至少两面奖牌,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努力争取。”

家燕现在也很期待青年奥运会的到来。“我到时应该已经超龄,所以希望能以义工或羽毛球裁判的身份参与。我也希望我的学妹们有机会圆这个奥运梦。”

原来,家燕为了实现自己的当裁判的理想,还上过基本的裁判研习班。

7.8.08

印族女孩 华语冠军

(《联合早报》,07/08/2008)

今年17岁的德明政府中学高一生伊琳是代表新加坡到中国参加“首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勇夺世界冠军的三名代表之一。她的父亲是印族人,母亲虽是华族,她从小在家人全讲英语的环境长大。

她对自己能掌握丰富的中华文史,字正腔圆讲华语,归功于培群学校处处贴有华文谚语、励志对联,每天读唐诗,每星期用华语唱校歌,用华语背诵学校誓约的浓郁华文环境。受访时,她滚瓜烂熟地把培群学校誓约在记者面前背了一遍。

她说:“每星期用华语唱校歌,用华语背诵学校誓约,越唱越念,让我越觉得华文棒、华文美。这样的环境太重要了,我对华文华语这么有兴趣,全靠学校帮忙,从小打好坚实基础。德明政府中学继续给我在浓郁的华文环境学习。学校有很多中国同学,我和他们交流无间。”

这次她以“变调茉莉花”,用流行歌曲、民歌和上海话唱出观众耳熟能详的《茉莉花》,备受全场瞩目。

她说:“这次到中国参加比赛,让我感觉华文非常重要。我看到世界有这么多国家的年轻人在学华文,水平这么高,益发让我认识到华文和英文是有相同的重要性。我觉得自己很幸运,能从小学习华文,用最纯正的语音来掌握华语。”

曾经参加电视剧《蓝色仙人掌》演出的文慧如(14岁),是圣公会中学中三生。她精彩的演讲“华语美”,还有自弹自唱改编孙燕姿名曲,为她赢得全场只有三个名额的一等奖。

从小她在父母的鼓励与影响下,对华文产生浓厚兴趣,感受华文美。掌握华文让她在中一赢得参加电视剧《蓝色仙人掌》的演出机会。她本以为这是个让她大大展示流利华语的时刻,读了剧本,才惊觉所饰演的竟然是一个失去语言能力的哑巴豆豆,让她很沮丧,感觉英雄无用武之地。

后来,她知道错了,而且大错特错了。在真正投入拍摄时,她发现哑巴的戏比有台词的戏更有挑战,她的华文能力,帮助她把剧本读得更透彻,更好地拿捏剧情。

她说:“我的演讲,讲的就是当日我参加《蓝色仙人掌》演出做哑巴的独特感受,也许很新鲜,为我赢了不少分。”

在励仁高中读高二的陈嘉羚(18岁),从小就跟父亲去联络所学“太极功夫扇”,没想到这次竟然能在中国比赛中秀了一番。

演讲时,她先唱杜南发创作的歌曲《传灯》,从《传灯》在新加坡已成绝响,却在马来西亚传诵,来传达年轻人必须肩负传承文化,薪火代代相传的使命。

她说:“我真希望这次我那群不重视华文的同学也能跟我同去中国,亲眼看看金发碧眼的洋人,甚至非洲人也能字正腔圆讲华语的景观。我对他们仍然不重视华文,不愿意上华文课,不了解华文的重要性,感到非常遗憾。正因为他们不重视华文,我更感觉自己未来的机会无穷。”

23.7.08

德明学生入“鸟巢”看刘翔冲线!

(《联合早报》,现在,爆米花,23/07/2008)

【德明政府中学】黄丽冰

德明政府中学23名师生在6月22日晚到“鸟巢”观看“2008搜狐中国田径公开赛”,亲身体验了身在“鸟巢”中观赏体育竞赛时所能感受到的气氛。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可说是今年奥运的焦点。设计独特的鸟巢,里头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相信大家都很好奇吧!

刚过去的6月学校假期,德明政府中学高一双文化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到北京人民大学的文化学院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浸濡活动。6月22日晚上,全团师生有幸踏入“鸟巢”观看2008搜狐中国田径公开赛,亲身体验了身在“鸟巢”中观赏体育竞赛时所能感受到的热烈气氛。能在奥运前有此体验,对我们23名师生而言, 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来到“鸟巢”边界,虽然它那庞大的建筑就在眼前,但感觉上我们似乎还离它很远,因为进入体育馆前,我们得先经过安检,而在数十个检查站前面,早已排了长长的人龙。

排队等候的当儿,奥运志愿者的身影无处不见。他们一人身兼多职,既要维持秩序,回答公众的疑问,又要拉开嗓子提醒公众不要携带食品饮料进去。他们积极的工作态度,让我们感觉到中国人努力办好奥运的决心。

45分钟后,我们终于顺利通过安检。近距离仰视“鸟巢”,大家都被它巧夺天工的设计吸引住了。体育馆外围建筑由一条条不规律的线条交织成“鸟巢”的造型,每个线条又仿佛代表着世界各国,相互交织成“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理想。

刘翔出场引起骚动

走进体育馆,映入眼帘的是可容纳9万1000人的观众席和设备齐全的运动场。整个国家体育馆给人一种宏伟壮观、气派非凡的感觉,令人赞叹不已。原以为在这样大的一个体育馆中找寻座位会是一大挑战,没想到由于场内指标清楚,加上现场志愿者的热心协助,我们不一会儿的工夫就找到了座位。坐在高高的座位上,体育馆一览无遗。观众以当地人居多,但也不乏外国旅客。相信大家都想借此机会,提前感受奥运的气氛。

参加这次中国田径公开赛的,都是接近世界级的体育选手,各场赛事相当精彩。当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有刘翔参赛的男子110米跨栏初赛项目。

刘翔一出场就引起了现场的一阵骚动,全场的观众都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媒体的焦点也集中在他身上。枪声一响起,刘翔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向前冲刺,在整个比赛中,保持领先的地位,把对手远远抛在脑后,轻而易举地夺下这场初赛的第一名。看到刘翔的卓越表现,使我们更期待接下来中国在奥运会上的表现。   

虽然我们只在“鸟巢”逗留一个多小时,但感触良多。我们不但从体育健将们的身上看到了坚韧不拔与持之以恒的毅力,更重要的是,我们亲身感受了奥运前夕的热闹气氛。这场田径公开赛虽然非正式的奥运比赛,但它却模拟了奥运会的运作,除了为来自各地的选手们提供一个试场的机会之外,也让有关工作人员熟悉自己的工作范围。它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预先感受到了8月份北京奥运会即将带给全世界的震撼。










25.6.08

校长室里的“秘密武器”

(《联合早报》,现在,爆米花,25/06/2008)

【德明政府中学(高中部)通讯员】曾歆穎

德明政府中学的校长孙振炜平日和蔼可亲,经常和同学们打成一片,但被视为“禁区”的校长室,大家是既好奇,却又敬而远之。今天,就让我代大家突击孙校长的办公室,看能发掘什么“宝”!

走入孙校长的办公室,第一印象就是:一尘不染,井井有条。乍看之下,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但仔细“搜寻”之后,发现了几样有趣的物品。


①地震仪模型/旧德明校舍图画

德明政府中学以前的教师所留下的一个地震仪模型,如今落户孙校长的办公室。此外,校长室也摆放了许多历任校长所保留下来的物品,所以看着它们,仿佛在看着德明历史的缩影。

在他办公室的一个角落,摆放着一幅画。询问之下,原来是一名校友的作品。画里是校友印象中的旧德明校舍。透过校友的作品,让我再次目睹了德明的历史。


②家人照片和纪念品

不过,最吸引我眼球的则是孙校长办公桌上的三个"长方形"——三个放了妻子和孩子照片的相框!从这里可看出他是个十分顾家的人。此外,孙校长也将多年来收到的贺卡、纪念品小心翼翼地收藏着。

孙校长也收藏着一张特别的纪念卡。那是去年教师节,同学们为云南发起的筹款活动所拍的一系列教师纪念卡片。孙校长的纪念卡充分地反映了他活泼、开朗的一面。

离开孙校长的办公室之前,我发现他的椅背上挂着我们高二的集体外套。身为高二生,我内心感到无比的骄傲、荣幸。

14.6.08

2008年中二文章朗读比赛


冠军:2I

亚军:2E

季军:2C

11.6.08

四校拼凑双文化

(《联合早报》,现在,爆米花,11/06/2008)

【德明政府中学通讯员】陆思婷

5月27日,新加坡体育学校礼堂内一片热闹,来自德明政府中学、立化中学、华侨中学和南洋女子中学的学生们聚集在此,参加一年一度为期三天的双文化学习营。

今年的双文化营除了让双文化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社会及人文情况,进而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外,也让四校的学生分享生活经验及思想理念,并为到中国浸濡做好准备。

学生们分成20支小组,每组14人,由上几届双文化学习营的学员们担任组长,带领组员们制作富有中西文化的组旗,还起了有创意的组名和口号。

同学们在学习营期间聆听了好几场主题演讲,获益匪浅,包括了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杨国斌副教授的“从集体记忆看中国青年文化的变迁”;本地学者姚梦桐的“解读水墨画的艺术语言”;德明政府中学教师江凌的“从文化变迁看中国近年来人文精神的回归”和联合早报采访主任李慧玲的“中国媒体的无力与有力”。

三天下来,学生们被浓郁的学术气氛所感染,并在江凌老师和李慧玲主任的启发下,思考中西方文化的异同,进行讨论交流。

文娱晚会是学习营的一大高潮。学生纷纷上台表演精彩的舞蹈、戏剧和歌唱,迎来了台下如雷的掌声。各校主持人也不甘示弱,男扮女装,和组长们表演了一出诙谐有趣的喜剧。同学们还玩起了童年游戏“开火车”,在礼堂里奔跑。一些学生甚至在礼堂中央跳起了街舞,一连串的地板动作引起了许多人的围观以及欢呼声。晚会在学习营的口号声中落下帷幕。

学习营的最后一天,学生们在彼此的小册子上留下联络号码,有的甚至流下不舍的泪水,学生们对着相机大喊“双文化学习营快乐” ,“咔嚓”一声,美丽的回忆被定格在一张张相片中,成为珍贵的纪念。

4.6.08

德明电台广播让校园High起来

(《联合早报》,现在,爆米花,04/06/2008)

【德明政府中学通讯员】朱家燕

清晨时分,睡眼惺忪的学生踏入德明政府中学校园时,很快就被两把洪亮有力的声音感染,而精神抖擞起来!

原来,这是德明政府中学高中部的电台广播组带给同学生们的“新服务”。

广播电台名为“High! 3101,学生有话说”,广播组组长许燕说:“3101是德明政府中学的学校代码;High既代表Dunman High,也是我们对校园广播走向成功的期盼,所以就取了这个名称。” 

每天早晨7点15分开始,长达40分钟的广播节目除了为大家送上好歌和资讯外,制作单位也在每天原有的节目基础上,不断推出新节目,通过无线电波与听众进行交流,同时力争将High! 3101打造成校内的宣传媒介。

今年年头刚推出的新单元“小故事大道理”是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单元。主持人通过身边小事感悟处事哲学,与听众分享人生点滴,以小见大,同学们很容易产生共鸣。

中四生林敏(16岁)是这单元的“粉丝”。她说:“我听了那些小故事后,感触良多,会花几分钟的时间思考它们背后蕴含的意义。”

28.5.08

走进多变的媒体世界

(《联合早报》,现在,爆米花,28/05/2008)

【德明政府中学(高中部)通讯员】曾歆颖、郑诗苓

16所初级学院的近300名师生,4月19日上午在德明政府中学济济一堂,参加了由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德明政府中学联办的《时代的脉搏、都市的指南—媒体传承与变迁》研讨会。

研讨会邀请了4名资深的专业人士与同学们分享心得。本地知名电视新闻主播黄秀玲与同学分享了新闻制作背后的一些趣事;《联合早报》高级执行编辑吴新迪分享了在新媒体带来的冲击下,报纸所面对的挑战;特级华文教师林季华与同学们分享报刊在华文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并选用了同学们熟悉的《大拇指》、《星期5周报》等学生报,说明报刊对教学的积极辅助作用;国大中文系的德国学者傅朗博士探讨了中国的《冰点》报刊为何会一度被封杀,让同学们从中了解到新闻的平衡点不易找到,更加感受到新闻角度的敏感性。

在主讲人生动的带领下,同学们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多变且复杂的媒体世界,不仅认识到媒体的力量,更了解到新闻工作者所面对的艰巨挑战,也学习如何看待媒体报道的角度,以及在新媒体浪潮中怎样不迷失自己。

27.5.08

筹款赈灾简讯

(新加坡新闻,《联合早报》,27/05/2008)

三机构联手 为缅甸四川灾民筹款

我国丽晶酒店连同扶轮家庭服务中心,以及校园设在国家图书馆大楼的美国内华达拉斯维加斯大学合作,从即日起至6月8日,在这三个地点为缅甸风灾和四川地震的灾民筹款,以购买“避难箱”(ShelterBox)救济灾民。

每个“避难箱”配有十人帐篷、毛毯、多燃料炉具、净水锭,工具和其它生活必需品。

到目前为止,已有900个“避难箱”被送往缅甸和中国,为灾民提供住宿、食物和食水。

捐款超过300元的公众,将能追踪“避难箱”的行踪。

新加坡创价学会为缅甸四川筹近20万元

Singapore Soka Association会员在两个星期内为缅甸风灾和四川地震一共筹得了19万5346元。这比款项已在星期天交给了本地人道援助组织慈援(Mercy Relief)。学会也曾为2004年的印度洋海啸筹得了超过40万元。

汉语文中心为四川筹1万元

本地教育机构汉语文中心发动该中心校群,为四川赈灾筹得了1 万540元。汉语文中心在各个中心设立捐款箱,让老师、学生和家长乐捐。款项已在5月21日由校长韩永元送到中国大使馆。

德明政府中学宿舍筹3600元

德明政府中学宿舍为四川赈灾筹得的3600元已经在5月23日交到中国大使馆,其中除了2666.65新元,也有人捐人民币、港元和令吉。老师、学生和餐厅工作人员都参与了这次“震动我心”的筹款活动。

9.5.08

德明A水准优秀生 明年可直通复旦大学

(杨雪慧,《联合早报》,焦点新闻,09/05/2008)

从明年起,成绩优秀的德明政府中学高中毕业生,将可直接凭A 水准成绩,报读中国上海复旦大学,免考大学入学考试,而且还有机会获得本科生奖学金。

德明政府中学校长孙振炜昨天在全校师生的见证下,与复旦大学留学生办公室主任吴慧贞,签署免试进入复旦大学深造的合作备忘录。这也是我国直通车学校首次与中国顶尖大学,达成这类合作协议。

一般上,申请进入复旦的外国本科生,都必须花上两天的时间,通过以华文进行的汉语、数学、英文与理科或文科综合科的统一考试。

根据这份刚签署的合作备忘录,德明政府中学每年将向复旦大学推荐免试入学的优秀毕业生,学生的A水准考试成绩若达到两校所同意的标准(以新加坡国立大学同类科系的录取标准为基础),就可获得保送资格,免试进入复旦大学。

德明政府中学也是本地第一所参与“复旦大学二十一世纪海外精英人才本科留学项目”的学府。

复旦大学留学生办公室主任吴慧贞说,这个项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吸引更多海外顶尖高中优秀毕业生到复旦大学学习。校方今年将到五六个国家的高中学府进行宣传。校方之前已经到过马来西亚,与沙巴的一所高中学府签署备忘录,在新加坡期间,也将到访莱佛士初院、立化中学、南洋初院、先驱初院等学校。

外国学生有机会获得每年5000新元本科生奖学金

她说,到复旦深造的外国学生,将有机会获得每年价值至少5000 新元的本科生奖学金,无需支付学费。校方今年共颁发了20份奖学金。

复旦大学目前有3000名来自90个国家的留学生,当中有150名来自新加坡,本科生占58名,而中文系与新闻系最受我国学生欢迎。

德明政府中学校长孙振炜说,学校有37名修读双文化课程的高一生,在去年12月到复旦大学浸濡四个星期,他们都对复旦大学的课程与教学设施,留下深刻印象。回新后,就有近半数学生表示,往后会考虑到复旦深造。另外,双文化课程学生也曾到北京人民大学浸濡四个星期。学生纷纷表示这些浸濡行程让他们接触中国的优秀大学,让他们在选择出国深造时,不光是考虑欧美的大学。



德明高二生刘振扬(18岁)是双文化课程学生,参与了复旦大学与北京人民大学的浸濡课程。他说:“我本来以为中国大学的教授讲课时会很沉闷,不过他们 很亲切,没有给我们压力,改变了我之前的印象。”

他也说,浸濡课程是由德明的教师与大学教授一同设计,内容包括中国经济、外交、政治等。他们在交流期间,还必须完成一篇短论文,交给复旦的教授批改。能够与教授进行看法与观点的交流,令他获益不浅。

学生考虑去中国念本科 欧美念硕士

他想修读国际关系,除了欧美大学外,也考虑到复旦大学深造。

他说:“我喜欢上海,觉得复旦蛮适合我。免考入学试更方便,对我相当有吸引力。”

另一名参与浸濡的双文化课程学生陈葆佳(18岁)也想在大学修读国际关系。她表示会考虑到中国大学念本科,过后再到欧美大学念硕士,以真正了解中西方文化。

她说:“要准备入学考试相当麻烦,免试入学能够省下一些时间。”

8.5.08

凭波浪形车底设计 德明高二生夺科研局才华奖冠军

(林佩碧,《联合早报》,08/05/2008)

善加运用空气动力学(aerodynamic)的原理,不必改装引擎,只靠改良车子底部的外形,便能使它行驶得更快,还能节省10至20%汽油!

从小就特别喜爱跑车的德明政府中学高二学生蔡明轩(18岁),发现许多跑车都装有的扰流板(spoiler)固然有其减少空气阻力和平衡的功能,但它同时也给汽车带来额外重量,增加了油耗。

蔡明轩说:“我原本打算改善车顶,可却发现工程师和设计师已经把它的线条改得非常流畅,很难再做什么调整,于是我便选择从底部着手。”

经过约七个月的研究,他发现如果把车子底部从现有的扁平形状改为波浪形,即使不装置扰流板,也能大大减少空气阻力。车子的重量减轻许多,油耗量也随着减少。

根据蔡明轩以电脑方程式的模拟计算,若采用波浪形车底,耗油量比一般车底少了10至20%。

蔡明轩的这项研究,使他在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举办的“才华奖”(Talent Search)比赛中脱颖而出,击败其他79名决赛对手,成为本届冠军,夺得总值5000元的现金奖和获赞助出席一项海外会议的机会。

科研局才华奖是由科学馆和科研局联合颁发,今年迈入第三个年头。奖项主要针对年龄介于15到18岁,对数学、科学、工程和科技方面有特殊兴趣和才华的学生。

主办机构希望通过奖项培养未来科研人才,应付科研项目的需求。

今年共有372项科学和数学研究报告参与比赛。经过多轮淘汰和甄选后,80个参赛学生的作品进入决赛。除了蔡明轩的研究结果获得肯定外,亚军和季军得主分别来自国大附中数理中学和维多利亚初级学院;另有五名学生获得表扬。

除了奖状和奖杯外,他们各获得1000元到3000元不等的奖金。部分获奖作品也有机会代表新加坡参加本月于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因特尔国际科学和工程展(ISEF)。

2.5.08

土生文化馆 峇峇少年寻根之行

(谢婷婷,《星期五周报》,02/05/2008)

历史文物和现代生活的关系原来可以这么密切!

本地一名中二学生首次到新开张的土生文化馆(Peranakan Museum),边走边给记者介绍里头的陈列品。他如数家珍,一会儿介绍文物,一会儿告诉记者照片中的人,是他认识的叔叔伯伯或婶婶阿姨。

当我们走到一个转角处,抬头看投影在墙上的录像画面时,他竟然告诉记者,他全家都在画面里。

同学们应该听过峇峇(Baba)或娘惹(Nyonya)的称呼吧!前者指的是男性土生华人,后者是指女性土生华人。

记者与德明政府中学中二学生曾德源(14岁)初次见面时,问他会如何介绍自己。他说:“我是峇峇,也是华人。”

土生文化馆开张后的第一个星期天,记者和这名峇峇少年一起参观文化馆。德源显得有些腼腆,但他对土生华人文化习俗的补充,让记者大开眼界。

绚丽精巧的文化

德源最喜欢的是介绍饮食文化的展厅。一到峇峇的厨房,他就指着挂在天花板上的食物篮说,以前土生华人为了防止食物被老鼠吃掉,都会把食物放在食物篮里,悬挂在天花板上。

看到琳琅满目的峇峇碗碟瓷器,德源一会儿指这边说,这些他在马六甲的博物馆看过,一会儿又告诉我们,他家里有一套类似的蓝绿色瓷器,是曾祖父传下来的。“现在不用它们了,因为太贵重了。”现在这些绘满彩饰的瓷器都放在家里的橱柜当摆设,有时他们父子俩会拿出来把玩观赏。

从他的介绍中,不难发现土生华人文化里,含许多华人的传统,例如:喜庆时偏爱穿红色衣服、清明节扫墓祭祖等。

走到服装的部分,看到一套红彤彤的传统刺绣新娘服,德源想起,他出席过一场婚礼,新娘除了穿现代的白色婚纱装之外,也有换上了这类传统的娘惹结婚礼服。

过去,土生华人认为,新娘亲手缝制的衣服和珠绣鞋越多,就表示新娘越贤慧和有家教,所以以前的娘惹很会做针线活儿。她们把五颜六色的小珠子缝在布上,做成珠绣鞋、丝巾、腰带,还用金银线制成结婚冠服等。在文化馆里展示的一块绣满珠子的古董桌布,估计缀有上百万颗珠子!

至于珠秀鞋,在加东(Katong)一带的店铺现在还可以买到。德源指着展厅里的古董珠秀鞋,殷勤地介绍说,在峇峇话里珠秀鞋叫作“kasut maneke” ,意思是“甜鞋”。

不忘祖不忘宗

问德源怎么知道这么多,他腼腆地回答道,很多知识是父亲告诉他的。他曾两次随父亲到马六甲游玩,参观那里的土生华人博物馆,看过类似文物。父亲有空时也会教他一些峇峇话。

早期的峇峇信奉道教和佛教,后来随着生活的西化,逐渐改信天主教和基督教。看到文化馆里展示的传统祭祖堂,德源说,他们一家虽已改信天主教,每逢清明节,他们还是会去扫墓,祭拜曾祖父以及高祖父(great-greatgrandfather)。他们也会给祖先上香,表示尊敬。

在宗教信仰展厅放映的影片中,有德源、他的父母、哥哥,还有他熟悉的神父、众多叔叔伯伯和婶婶阿姨等。原来,那是去年,他们在教堂做一年一次的峇峇式子夜弥撒迎接新年时拍摄的。

感叹传统的流失

看到文化馆里展示的一款过去土生华人在办婚礼时用来装食物的篮子,德源说,奶奶告诉他以前他们家里也有一个祖传的榭篮,可惜在搬家时卖给收旧货的了。“如果留下来还可以捐给博物馆,这些古董可以帮助我们记住祖先过去的生活。”

在二战后社会现代化的大趋势下,峇峇的语言、传统、习俗等已经日趋淡化。除了在特别的节庆场合,否则看不到峇峇的民族色彩,许多祖传的物品也逐渐被淘汰。

德源说:“我感到很开心,因为政府设立这所博物馆,显示了对土生文化的一种肯定,它也能让更多公众认识峇峇的文化传统。”

1200件精彩文物带出活的文化

土生文化馆里共有十个展览厅,介绍土生华人的婚礼习俗、娘惹服饰、饮食文化、节日庆典等。里头有1200多件文物,它们大多颜色鲜艳,而且制作得很精细。

过去富裕的土生华人喜欢自己订做瓷器和首饰,他们把不同的文化特色运用在设计上,所以做出来的东西很有特色。一些图腾,例如:陶瓷和首饰上的龙凤花纹,像是中国传统的图样,但是仔细一看又不像。

土生文化馆里设有20个互动式多媒体站,一些地方钻有洞口,可以让参观者伸手触摸文物的盒子。

文化馆多处放映着影片,穿插过去和现代土生华人的生活片段。多个角落也布置成土生华人的住家,包括:富裕家庭的饭厅、客厅、主人房、厨房等,让人犹如置身其中。

土生华人的历史

土生华人(Peranakan Chinese)是指早期中国华人移民到东南亚与当地马来妇女结婚后生下的后代。他们承袭了中国福建传统文化习俗,结合当地马来人、印度人、印尼人的生活方式,后来也受到欧洲殖民统治的影响而变得洋化。

峇峇话是由福建话和马来话混合而成的,但以马来话为主。在现代化的大趋势下,峇峇的语言传统和习俗已逐渐淡化。

东南亚一带的土生华人社会400多年前形成,住在槟城、马六甲等地,也叫海峡侨生(The Straitsborn Chinese)。当时,殖民地政府发奖学金给年轻的土生华人,造就了一大批海峡侨生人才和领袖人物。本地土生华人大约有150年的历史。今日新加坡的峇峇有很多是住在加东、实乞纳、如切和巴西班让一带。

新加坡的先驱人物中,有很多是Baba,例如:陈笃生、陈金声、林文庆等。我国总理李显龙也是一名土生华人。上个月底,他在土生文化馆的开幕仪式上,宣称自己也是峇峇,获得台下热烈的掌声。

土生文化馆

地址:亚美尼亚街39号(Armenian St)从政府大厦地铁站步行约10分钟

收费:每人$6 (学生和乐龄人士半价)

开放时间:
星期一:下午1点到晚上7点
星期二至星期日:上午9点到晚上7点(星期五延长至晚上9点)

30.4.08

运动会新项目——舞蹈

(《联合早报》,现在,爆米花,30/04/2008)

【德明政府中学】李韫祈、刘昊煵、【中正总校】吴美玲

运动会不再只是田径、赛跑,上个月28日,由中正中学总校、德明政府中学、义安中学及淡马锡中学联办的四校联办运动会上,全场气氛就被充满动感的现代舞表演带动而沸腾起来!

一年一度的四校联合运动会举办至今已是第28届了。这届运动会赛事多,除了传统的田径赛以外,还添加了一些特别的活动,鼓励师生踊跃参与。而运动会上的“热点”就是四校的舞蹈表演。今年首创的运动会舞蹈表演,无疑把整场的气氛炒热。节奏感强的现代舞引来学生尖叫欢呼。

观众都觉得中场舞蹈的点子非常好,不仅能减轻运动员比赛的压力,还能与现场互动。中正中学舞蹈团的编舞负责人,中三生从玉婷说:“我们花了三个星期排练,希望能为健儿们加油打气。今年舞蹈颇受好评,希望以后也能继续表演。”

另外,校际啦啦队比赛也很受学生欢迎。中正中学为啦啦队比赛作了一番筹备工作,每名同学用旧报纸做成纸球,用来为参赛选手打气。德明政府中学学生理事会还为每名学生购买一对敲打棒,为德明健儿们送上最“棒”的鼓励。淡马锡中学中二学生徐显达说:“学校的学生领袖在运动会前的两个星期就开始筹备校际啦啦队比赛,大家都很期待在比赛中能取得头筹。”

27.4.08

中学现场翻译赛

(《联合早报》,27/04/2008)

由南洋初级学院和《联合早报》联办的全国中学现场翻译比赛,立化中学从55支队伍中脱颖而出夺得冠军。

比赛昨天在南洋初院举行,今年是第三届,共有30所中学派出55 队参加,参赛学生165人。

翻译比赛集知识、智能与趣味为一体,在笔试初赛中胜出的四支队伍进入决赛。决赛有三回合竞赛,包括抢答题、九宫格及现场口译 搬演片断。

经过龙争虎斗,立化中学夺得冠军,中华中学亚军,德明政府中学季军,圣公会中学则获得殿军。主办当局也颁发20个个人优异奖表扬表现优异的学生。

颁奖嘉宾教育部提学司佘若珠致词时说,随着全球化迅速发展,培养学贯中西的双语人材是加强我国作为东西方文化与经济枢纽的基石。她认为这项比赛能让参赛的学生提高双语翻译水平,并保持学习热诚,朝发展中英双语能力的道路前进。

南洋初级学院院长郭毓川赞赏参赛学生的优异表现,展现双语能力。

受邀观赛的有教育部学校司南区副司长杨爱玲,《联合早报》执行编辑杨瑞锋和南区第六校群督导唐献声等。

23.4.08

德明政府中学首届中国通识研讨会 从中国流行文化窥探神州

(《联合早报》,现在,爆米花,23/04/2008)

【德明政府中学(高中部)通讯员】曾歆穎

你知道吗?蛤蟆镜和喇叭裤竟然是标榜着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的流行文化。4月5日,德明政府中学举办了首届中国通识研讨会,邀请《联合早报》编辑组副主任周兆呈博士,为修读中国通识的高二生讲解如何从流行文化解读中国社会权力的重组。

从流行文化看中国社会,还是许多同学的第一次。蔡安婷同学说:“流行文化其实能够影响和反映出一代人的共同记忆,所以从这一个角度看待中国社会是非常新鲜、有趣的。”

除了周博士的讲解以外,同学们也对他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所讨论的问题包括:80年代的中国流行文化,有什么样的社会特点,并且尝试从中国目前对外软力量的影响力看出中国流行文化正处于什么样的阶段等。同学们在一番激烈的小组讨论以后发表各自的看法。除了80年代的中国流行文化,周博士也进一步探讨了90年代之后的流行文化。

能够从大家所熟悉的流行文化看出中国社会的变迁,不仅是从一个新的视角看待一个严肃的课题,更能从中让同学们领悟到,即使是通俗的流行文化,也能够反映出一个社会的变迁,讲述一代人的故事。

21.4.08

德明政府中学 学校教唱方言流行歌曲 让学生了解籍贯文化

(李腾宝、孔思敏,《新明日报》,21/04/2008)

德明政府中学中三学生,通过怀旧方言流行歌曲,认识自己的根,与此同时,他们也从不同籍贯的菜肴中,寻找祖先的味道。

德明政府是为了让学生接触自己的籍贯,所以推出“流行歌曲文化”(Pop Song Culture)的课程,让中三的学生可以修读。

这项课程是以70和80年代的方言流行歌曲为主要内容。

有人认为这可能会和讲华语的宗旨背道而驰,过度注重籍贯也可能导致个人主义的兴起,不过,德明政府中学的副校长对《今日报》说,他们希望学生保留传统,更认识这些方言文化。

议员马炎庆说,他认为把方言文化列入学校的教材内,可以让年轻一代认识多元文化的色彩。他曾在国会中建议这样的做法。

他接受《新明》访问时说:“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很多不同籍贯的美食,学生可以通过食物了解不同方言族群、籍贯的特色,如为什么潮州人会创制潮州粥?”  

马炎庆说,除了食物外,方言特色也可以在地方戏曲体现,不同的方言族群会不同的化妆、服饰、头饰等。

他认为,要了解华族文化,方言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一部份,所以是值得关注的。   

他强调,学习方言文化不代表学习方言,方言文化能以英语或华语授课,所以不会影响学生的华语水准。

23.3.08

中学生华语演讲赛 圣尼各拉德明夺冠

(《联合早报》,23/03/2008)

全国高中/中学生华语演讲比赛昨天在报业中心礼堂决赛,从3 月1日初赛中胜出的10名中学生和6名高中生,一决高低。

比赛让学生自拟题目,内容以发扬华族文化优良传统为主。

圣尼各拉女校的于芳倩获得中学组冠军。她自拟的题目是“华文的传承”,并有三分钟的演讲时间。今年,参加中学组的学生有约70 名。

高中组有30名学生报名参赛,从中脱颖而出的是德明政府中学的李茉。她在三分半钟的演讲时间里以“流浪的二胡”为题夺得冠军。

这项比赛由新加坡中学华文教师会和《星期5周报》联办,宗旨是鼓励学生讲纯正华语、提高说话技巧及发扬华族文化优良传统。

19.3.08

CCA交成绩单的日子

(《联合早报》,现在,爆米花,19/03/2008)

【德明政府中学通讯员】陆思婷

翻跟斗、做体操?原来这是德明政府中学中文学会表演曼妙的华族舞蹈。

3月7日是德明每两年一度的“缤纷德明”(Kaleidoscope)活动,是特别让课外辅助团体(CCA)呈献表演,亮出成绩的日子。

当天,除了全校师生集合在大操场上观赏各CCA呈献的文化演出外,校方还特地请来剪纸老师,教导学生中国传统的剪纸技巧,以及设立摊位,让师生一尝各地的小吃。

14.3.08

3高中生科研结果 国防科技局视为具发展潜能

(吴汉钧,《联合早报》,14/03/2008)

复合泡沫塑料(syntactic foam)同金属一样坚硬,可是却比金属轻得多,所以非常适合用来制造潜水器和飞机的外壳。

超敏感应器可侦测到空气中极微量的毒气或爆炸物,所以能及时警惕作战的军人。

这些军事科技不是来自欧美等先进国,而是本地三名参加青年国防科技研究员计划(Young Defense Scientists Programme)的高中生。他们的科研工作被选为较有发展潜能的题材。

德明政府中学高二学生黄俊杰利用酚醛树脂(phenolic resin)和酚树脂微球(phenolic microsphere),制造出坚硬且非常轻的新材料。

黄俊杰受访时说,复合泡沫塑料的概念其实很简单,就是把一种很轻的材料同另一种很坚硬的材料混合,希望各取其优点,最终制造出既坚硬又轻盈的复合材料。

他说:“这当中的挑战在于找出最好的混合比例,否则做出来的复合材料可能很轻,却不够坚硬,或者很坚硬,可是不够轻。”

复合泡沫塑料的应用非常广,从深海潜水器到陆地行走的汽车,到天空飞行的飞机和航天火箭,都用得上复合泡沫塑料。

维多利亚初级学院的高二学生金铮和高一学生欧阳溥恩,则以纳米科技开发出可侦测空气中极微量毒气或爆炸物的超敏感应器。她们使用的纳米科技是时下最热门的纳米碳管(carbon nanotube)。

从中国来新加坡念书已3年的金铮受访时说:“纳米碳管是很热门的纳米科技,我一直都对它很有兴趣,可是没什么机会接触这种先进科技。青年国防科技研究员计划提供的研究课题当中恰好有这个题材,所以我就选了。”

“侦测气体很有意思。试想想,一些毒气如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如果能开发出一种可以快速侦测到空气中极微量的一氧化碳,那会是很有趣的研究。”

青年国防科技研究员计划由国防科技局与国防科技研究院联办,除有研究工作,还有生活营及讲课。国防科技局与国防科技研究院前天在来福士城会展中心主办学生集会,让所有在去年参加过该计划的260多名学生齐聚一堂,见面交流。国防部长张志贤也出席了集会。

你搭错车了吗?——学生谈“直通车”体会

(杨漾,《星期五周报》,14/03/2008)

本地学校自2004年开展直通车综合课程(Integrated Programme )以来,有的学生在新的教学方式下“如鱼得水”,似乎找到了一个更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有的却在边缘挣扎,开始后悔当初的选择;有的则毅然退出,另择跑道。

周报向部分修读直通车课程的学生了解了他们的看法,虽然其中有同学认为直通车并不适合每个人,而自己也没有能够获得预期的好成绩,但他们几乎都对直通车的灵活课程和锻炼学生的全面发展给予了肯定。我们就来听听三名修读课程学生的体会。

主流直通车班学生说学到的比想象中还多

黄丽明(17岁,维初高一)中学就读于德明政府中学,中三那年向往新的学习环境,选择了维多利亚初院的直通车课程。不过她坦承,起初并不清楚自己如何才能从直通车课程获益。丽明说:“可能是因为一切都很新,老师们看上去似乎也很迷失(lost),所以刚开始我有种很不确定的感觉,而且也不喜欢这样的感觉。同时我不是很清楚会学到什么知识,以怎样的方式去学,一切似乎很乱。”

当然,混乱时期很快就过去了,活泼、不拘于形式的教学方式和各种教学活动让丽明的学习道路开始充满了乐趣。但丽明也表示,直通车课程其实也是很有压力的。“压力来自于自己和别人对你的期望,校方期望学生变得更全面,自己也期望能够表现好。”

这三年来获得的知识和体验让丽明更爱学习,她说:“直通车课程的内容和老师的灵活教导方式开阔了我的眼界,课程很有趣,也蛮刺激的。以前学习总是沉浸在课本和背书中,现在我学到了更多课本外的知识。”

丽明对想要选择直通车课程的学生说,一定要事先做“功课”,收集课程资料。她说:“千万不要以为不用背书的学习方式很轻松,然后抱着懒散的心态来面对直通车的课程。事实其实相反,如果态度懒散或想偷懒,你就完蛋。”

同样就读高一的张伊慧(17岁,国初),也表示参加直通车课程对自己知识的吸取是有利的。

这两名女生都不约而同表示,她们学到的要比想象中的还要多。时刻保持新鲜感   伊慧说:“在中学时期,同学们只为个人的进步着想,但在直通车课程里,经常接触很多团体作业和活动,我现在开始懂得为集体着想,想着如何能使大家得到共同的进步。这也是态度上的转变,我觉得这是好的改变。”

对于有学生在直通车课程里表现不好,伊慧认为可能是他们不适应灵活的教学方式而造成的,她说:“有些学生可能是因为好奇才加入,再加上他们已习惯偏重课本的教学,所以不能很好地表现和发挥。”

而让伊慧最有感触的一点,就是在普通课程里,所有的课程和学习内容都规划好提供给学生,但是,直通车课程经常会有不同的活动让学生参与,时刻保持着新鲜感,学习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变得更独立,而通过活动也能使性格和领导才能得到训练。”

非主流直通车班学生说太多东西要学要做,力不从心!

有人欢喜有人忧。虽然享受直通车课程的学生占大多数,但仍有部分学生在课程中挣扎,在做了选择后才惊觉现实与期望的差距。

杰明(匿名)中二时因为考试成绩欠佳而被转入到学校开设的非主流直通车班,班上共有25名同学。

据杰明解释,所谓非主流直通车班,其实所上课程与主流直通车班级大同小异,只不过,放学后得要继续上课。如果成绩好,也能换去主流直通车班级,今年就有三名同学成功换班。

遭到了“打击”

杰明小六会考成绩优越,数学和华文通常都能得到满分的佳绩,自然而然选择了直通车课程。但是,升上直通车后不久就遭到了“打击”,他说:“第一次数学测验竟然不及格,对我来说难以接受。”

杰明这样形容直通车课程的不同,他形容道:“在小学,学习就像走路,虽然走得很快,但不至于跌倒;但到了中学,升上直通车后,便明显感觉学业像是个大跳跃,而且一直不停地往前跳,有点让人喘不过气。”

杰明表示,自己仍比较喜欢普通课程,原因是“比较能掌握成绩,课程也更容易理解。”

需要勇气去经历

对于自己退出主流直通车班级,杰明表示只怪自己不能跟上课程进度,无法在短时间里适应新的学习方式。他说:“有太多东西要学、要做,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但是无可否认,学习内容对我们的确是有益无害的。只要更加努力,就会做得更好。”

杰明觉得,直通车课程的确有吸引力,如果学生真的很想参加,应该尝试。但是,在最初的阶段,需要勇气去经历,而且适应能力很重要,因为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有很大不同。杰明说:“头一、两次 测验,你可以不及格,但是第三个测验就一定要确保及格,要鞭策自己每一次都有进步。”

杰明又补充说,成绩不好并不代表学生是差生,但是学生本身就一定要努力了。

教育部会密切关注有关问题

教育部政务部长吕德耀少将日前在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透露,需要留级或因无法应付直通车课程而“下车”的学生,估计占直通车课程学生总数的2%。他表示,教育部密切关注这个问题,不过如果要求学校必须让所有直通车学生在修读课程时没有上任何困难,校方将会在招生方面有限制,造成学校在录取学生时更加谨慎,从而限制获益的学生人数。

据了解,直通车课程由学校独立主办,所以不同学校有不同的课程活动和教学制度,如4年或6年制;教育部则扮演从旁督导的角色。

一些校长在接受《早报》记者的询问时也表示,学校会为家长主办讲座,让他们在做选择前对课程多加了解,而家长也应多利用这类管道。

教育部在2004年让5所中学与一所初院开办直通车综合课程,希望让学生从一种较无限制的教育中受益。学生能从中学直通初级学院,不必参加O水准会考。这样一来,直通车学校能充分利用不必应付中四会考而腾出来的时间,让学生发挥所长,确保他们得到更全面的教育。目前共有8所中学与3所初院开办直通车课程。

不久前,国家初级学院也宣布将从明年起扩展其直通车课程,成为第一所提供6年制直通车课程的初级学院。

11.3.08

郑朝吉有一双 会说话的手

(胡文雁,《联合早报》,现在,艺苑,11/03/2008)

我所知道的郑朝吉,是个极端执著的人,生活如此,艺术上尤其。30多年来,他一头钻进浩瀚的华乐世界里,从来不知疲倦为何物。3年前,他以58岁的“高龄”考进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攻读音乐学,去年考获硕士学位,3万多字的论文,题目为《论述民族管弦乐团指挥艺术》,根据他数十年的华乐指挥经验及教学实践,对指挥双手艺术进行研究。他说:“我还想再继续深造,进一步把指挥艺术理论化。”

郑朝吉是本地著名华乐指挥家,也是第一位和目前唯一受邀到中国指挥专业民族乐团的新加坡人。1985年11月6日,在两百多位中国音乐界与文化界名人面前,他站上上海民族乐团的指挥台,演出引起很大回响。这些年来,郑朝吉陆续受邀指挥天津、山西、山东等专业和音乐院校乐团,也经常到中国担任华乐比赛评委。去年11月中国中央电视台举办民族器乐大赛,郑朝吉就以新加坡著名指挥家身份坐上了评委台。

没“真正”学过指挥

郑朝吉的指挥以严谨、准确、热情见长,但他从没“真正”学过指挥,唯一“学历”是1999年到上海拜指挥家曹鹏教授为师,但前后不过半年时间。可以这么说,他是自学成才的指挥家。

生在全无音乐背景的家庭,郑朝吉小时在偶然机会下学会弹奏曼陀林(Mandolin)。中学就读中正总校时他被招进华乐队,弹的是大阮,因为有曼陀林的基础,很快上手。负责老师见他聪颖机灵,不久把他调去弹三弦。

俗话有说:“千日琵琶百日筝,半世三弦学不成”,三弦因为没有品柱,比起其他弦乐器要难学。郑朝吉说:“那时本地根本没有懂得弹三弦的人,我如同瞎子摸象,靠自己摸索。”

初生之犊不怕虎,郑朝吉为了弹好三弦,在既没人教又没书本参考的情况下,千方百计找来唱片,又因为家里穷,没有唱机,只好把唱片拿到同学家听,一点一滴地模仿学习。

“当年三弦的独奏曲目仅有两首:《大浪淘沙》和《十八板》,我把唱片听了又听,硬把这两首经典曲目学下来。忘了哪一年,大概是中三中四的时候,我就上台独奏《十八板》了。”

学习三弦的过程,激发了郑朝吉对华乐的浓厚兴趣,那时他又被选为学校华乐队队长,对华乐的喜爱更是进入痴迷状态。

受邀组织华乐团

在中正总校念完高中后,郑朝吉考上南洋大学,但为了要尽早出来工作养家,他放弃了读大学,转读师资训练学院。同一时候,蒙巴登联络所邀他组织华乐团,不久泉声音乐社也请他成立一支民间乐队。

郑朝吉在“泉声”工作非常起劲,乐社原来只要他一星期去两晚,他却去足7晚,所得酬劳自己一分不收,全用来为乐队添购乐器。他原来学的是弹拨乐,但为组织乐队,什么乐器都自己研究学习一番,边学边教,也因此开始指挥乐队。

郑朝吉把泉声华乐队搞得有声有色,一次参加电台音乐会,给当时电台华文节目组主任吴佳璧留下深刻印象,就邀请他组建电台华乐团。

1973年,电台华乐团成立,后来改名为新加坡广播局华乐团,由郑朝吉出任常任指挥。他一方面百里挑一吸收好乐手,一方面开始培养一些华乐尖兵。如今仍活跃华乐界的郑顺发、田春成、黄锦富、黄文财、吴国闻等人,都是从新广华乐团出来的。

新广华乐团与人民协会华乐团当年双足鼎立,是本地最具实力的华乐团,为华乐发展立下汗马功劳,而郑朝吉在其中扮演了举足轻重角色。

1980年,郑朝吉又接手训练德明政府中学华乐团,使之发展为本地最具实力的学校华乐团。28年后的今天,他仍是这个乐团的灵魂人物。

郑朝吉说:“当时我被派到德明中学教华文,不到几天,就被德明政府中学校长林乃燕调过去,要我接手训练学校华乐团。”

不管是新广华乐团或德明政府中学华乐团,郑朝吉都是一手抓,训练严谨。他对自己也要求甚高,老觉得有所不足,渴望能到中国跟名家学习。

1982年,郑朝吉跟旅行团到了上海,名为旅游,实为寻访名师。他找到景仰已久的三弦宗师李乙,跟他学习音乐理论,并在他的安排和引荐下,拜见中国多位音乐家,如李民雄、陆春龄、刘德海、贺绿汀等,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很多东西,尤其是音乐素养的提高。

历史性的演出

回到新加坡后郑朝吉更加投入华乐工作,之后不久,他就被邀请到上海指挥上海民族乐团。那是一次历史性的演出,郑朝吉说:“我是抱着学习的心态前去,很庆幸没有丢新加坡人的脸。”

1992年,郑朝吉再次到中国演出,同样引起很大回响。这次,他带领德明政府中学华乐团到北京和上海巡演,在北京演出后,中国音乐权威杂志《人民音乐》(第九期)发表了题为《华乐之声,余音萦怀》的文章称赞郑朝吉指挥“自如潇洒、落落大方,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修养,能准确把握乐曲的不同风格,深刻揭示乐曲的内涵……其指挥艺术水准及训练乐队的才能令人折服!”,还引述中国民乐界权威人士的话,认为德明政府中学华乐团是“中国国内所见的青少年民乐团中水平最高的”。

当时,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还召开“德明政府中学华乐团访华演出座谈会”,出席者有刘文金、秦鹏章、朴东生等中国华乐界具影响力人物,对新加坡在华乐普及和教育工作上能达到如此高的水准,提出讨论、反省和思考。

郑朝吉组建乐团发展的丰富经验,以及策划音乐会的能力,通过此次演出再获肯定。1993年,他以推动本地华乐发展的杰出成就获颁新加坡文化奖,同年,新广华乐团易名狮城华乐团,隶属南洋艺术学院,由郑朝吉出任音乐总监。

一辈子搞华乐教育

这几十年来,郑朝吉指挥狮城华乐团和德明政府中学华乐团先后出访泰国、香港、台北、香港、高雄、马来西亚、文莱、北京、上海、天津、桂林、深圳、南京、苏州、郑州、沈阳、长春等城市,呈献了形式丰富的华乐专场。在他30多年的艺术生涯里,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青年华乐演奏家。目前在新加坡华乐团任助理指挥的郭令强和二胡副首席的林傅强,都是他一手调教出来的学生。

郑朝吉一辈子做着华乐教育工作,2000年,他卸下教务,出任东区学校华乐发展中心音乐总监,在德明政府中学华乐团的发展基础上,把影响力扩散到东区校群,举办各种形式的音乐讲座和系统化培训,提高东区学校华乐团的演奏水平,等于为国家培养未来具专业能力的华乐人才。

今年61岁的郑朝吉其实早可退休,他的两名儿子都非常优秀,大儿子是中国百事可乐的营运总监,小儿子是政府投资公司的金融分析员,但自认自己对华乐有种深刻的使命感,郑朝吉到今天还坚守岗位。狮城华乐团一年至少4场音乐会,加上德明政府中学华乐团的演出,还有东区学校华乐发展中心的一系列计划和活动,郑朝吉的工作量大得惊人。“我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不敢说有什么贡献,一切只能由历史来评断。”

指挥很容易,但一辈子也学不会

从我认识郑朝吉到今天,他性情始终如一,拘谨木讷,不善言辞,更不喜交际,总是静静做着自己的事情,能不曝光就尽量不曝光,最大“缺点”就是比较真,而且极为“顽固”,对一些事情,轻易不肯妥协。

跟他聊天,最好是趁他有几杯酒下肚的时候,那时他比较放松,讲话也比较随性,“不小心”会泄漏一点他的内心世界。

他是真爱华乐的,而且有远大理想,可惜就是有点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非专业指挥科班出身,也没上过什么音乐学院,但很有驾驭乐队的能力,指挥既细致又有气势,感情澎湃,一双会说话的手,充满魅力。

他说:“指挥很容易,但是一辈子也学不会的。如果只用拍子形式带动乐队,这没什么难,很多人都可以站在指挥台上,可指挥不光是打拍子,他需通过眼神、表情和手上的语言去激发演奏员,让大家的感情凝聚起来,然后在同一时刻有所爆发。”

指挥不能光有音乐,而需有综合的艺术修养,对每一个音符都要倾注真挚的感情,对乐队的控制也要做到强而不燥,弱而不滞。郑朝吉说,这是他一辈子在苦苦追求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