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07

没有原型的拼图

(叶鹏飞,《联合早报》,中国新闻,10/12/2007)

周末被师弟拉去讲演,谈中国。听众是20多名在高中母校修读“中国通识”课程的学弟妹,由师弟以及几位负责老师组团来中国考察旅行。

到现场时发现听众里有印族学弟,师弟解释说,“中国通识”课程分中文班和英文班,课程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现代中国新貌,深入了解中国政治、经济、外交、文化,内容比传统的华文教学侧重语言文学更广。

于是,大家开始在北京的冬夜里用英语讨论起当代中国。

“中国通识”课程的设立当然与中国的崛起有关,而当代中国的崛起又关乎社会科学的新领域:在人类社会的历史经验里,还没有见过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国家在短短不到30年里快速且不间断地发展。可以想象这背后延伸出来的各种问题以及可能的答案会是如何的丰富多彩,足以让各学科的专家研究一辈子。

对于这些青春焕发、处于人生求知欲旺盛阶段的年轻学弟妹,中国并不仅仅只是书面意义上的学问,还涉及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的个人意义。他们不但已经目睹中国的壮大强盛,日后还更要面对13亿甚至更多已经“站起来”、并且准备“走出去”的中国人的竞争。

他们进入职场后将因为中国的崛起而获得前辈们所没有的机会,也同样会因为中国的崛起而面临前所未见的严峻挑战。“中国通识”课程只是一个开始,作为知己知彼的人生储备,他们必须在书本以外更广泛深入地了解中国。

喜欢玩拼图游戏的朋友都知道要把数百片小图还原,必须先有那个图样的原型。例如世界地理拼图,如果玩家心里已经知道五大洲的位置以及对世界主要国家的所在有了概念,在游戏过程中自然无需太依赖原型,可以径自从每片小图上的线索猜测小图所在的位置。如果拼图主题只是一般的风景图案或特殊主题,一旦弄丢了拼图原型,玩起来势必事倍功半。

了解当代中国好比一场拼图游戏,玩家手里虽然拿着无数形状大小不一的小图,可是却没有原型图样来依样拼凑。

近代中国在经历千年未有之变局后,过去的历史经验只能是一种粗略的参考,甚至还不一定能作为了解当代中国的原型图。数千年连绵不断的历史在近代开始发生断裂,进入现代更经历共和、革命、战争、科学、民主、主义、解放、运动、改造、改革、自由、人权等洪流,在短短的不到200年间泛滥在神州大地上,冲垮和扭曲了一切既有的体制、观念、价值。

今天的中国,不但外国人难以一窥究竟,恐怕中国人自己也有“只缘身在庐山中”的感慨,其中既有现代文明也有封建余孽,有探月神舟也有迷信愚昧,真相与谎言激烈博弈,高尚和邪恶同时并存,有催人奋进的事迹也有匪夷所思的新闻,人性的至善与极恶,希望和绝望,同时同地发生在这片让人兴奋莫名又惶恐不安的国度里。

或许拼图的比喻最终也是个误读,当代的中国更如一本还在被书写着的人类巨著,作者与读者同样有中国人和外国人,因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结局只能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意外和惊喜。

中国,没有标准答案。